公司副总,我是其中之一。我的工作是每天上班都要想破脑袋自己今天该做什么。事情大多下属做,偶尔插手一下具体事务,亮亮我的能力。我坐在这里,就是一尊佛,主要是震慑作用。总的说来,上班还不错,但别以为我白拿工资,因为我懂,公司要掉的坑,都是我一一指出的避免的。那么我是怎么知道那些是坑的?还不是我以前自己创业时候踩过。这种经验很少有人具备,也是花成本得到的,我闲得心安理得。
撕逼说好听点就是谈判。你不撕有的是人和你撕。比如不长眼的下属在外面受委屈了,告到你这管不管?比如你做的事情,影响到别人的KPI了打死不配合,你怎么办;比如你花了一笔钱,做了个案子,一大堆的人指指点点,你闹心不?比如互相推诿扯皮,对口的人十分不专业怎么推进项目;老板就是不批你预算怎么办。总之,撕同行、撕同事、撕别的高管、撕老板、撕供应商,撕撕更健康。
全球前五互联网公司高管,这个位置做了五年,换过一家,但做事风格从没有变过。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减法、防掉坑、保障业务不偏离战略,手段是邮件、说话。虽然是全建制事业部管理者,不喜欢开会,于是每天平均会议时间可以控制在三个小时之内,我的组织效率却一向最高。
每天无数的会。一天就这么过去了。所以基本上上面两项,都是在空余时候完成的(眼泪)。小到拉个微信群就开始,大到各部门高层参与的会议。最烦开会没主题,最烦开会没目的,最烦开完会没MEMO或者完全不规范的MEMO,最烦超过1个半小时的脑暴。
思考或者发呆。对战略问题、管理问题、产品问题以及业务问题的深入思考;过程中间彻底放空的发呆或者天马行空,有时候反而能提高思考力。这个作用不多说了,一句话概述,“不能用战术的勤奋代替战略的懒惰”。
奥巴马曾经说,卸任后就想开个只卖白T恤的公司,爱买不买,反正别让我做决策就行。我懂他。不是什么牛逼大公司的高管,但是在不同规模的公司做了6、7年的部门负责人,也算是核心管理层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