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是在家里过年的,虽然在家里也没什么年味,没什么意思,但我还是回去了。另外,楼主我是95年的,目前大四,有人肯定疑问,说你一个上学的,不回家过年,去哪里过年啊。也不是这样的,大学的前三年,我已经出去打了三年的寒假工了,第一次寒假工过年放假7天,所以回去了,第二次放假五天,也回去了,第三次放假三天,我又请假两天,然后回去了。至于为什么觉得过年没年味,因为家里没人啊,我是单亲,爸爸在家又出去打牌,爷爷奶奶也没了,所以我觉得我对家的归属感并不强,每次看到别人团团圆圆,我眼中都泛有眼泪,看到人家放烟花,我心里就有种孤独感,越到过年,感觉越强烈。但是还是要回去的。
在家呀,回家多好。家是避风港,家是加油 站,在外面受苦受累受伤受罪,回家一趟,在亲情的抚慰下,在年味的滋补下,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有望得到化解。接足了地气,加满了油,来年再出来,“战斗力”肯定会提升好几个等级。很多时候“没脸回家”都是自己在吓唬自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其实想想,何必呢,自己一没做违法的事, 二没做亏心事,怎么就“没脸回家”了? 不就是暂时缺少成就和暂时潦倒、困窘吗?对年轻人来说,未来的路还长着呢,大大方方回家过年吧。
其实针对于我们出门在外打工来说过年也是我们一直传统以来一个大节日,其实平时的过节也许不会回家,但是过年一定会回去。难得一家团聚。如果家里面有好几个兄妹的,大家就可能体会得到。因为哥哥兄妹出门在外打工的,基本上过节的时候可能不会统一的回去,但是过年的时候必定大家一起都会回家过节。回家过年也是有史以来大家最为重视的一个传统的节日。所以过年的时候回家肯定是难得一聚,不仅是针对于自家里面相对于亲朋好友,也是逢过年的时候才去串门走亲戚,这样大家一起相聚。
我肯定回去,因为父母渐渐老了,见一面就少一面。现在我过了二十几岁了。所以每逢回家看到自己的父母的时候总感觉到他两边的白发又增多了。所以这个时候呢,虽然还没成家,还没立业,但是回去陪着父母过一个年,觉得自己也得到了些许的安慰。尽管一年以来忙忙碌碌,十分辛苦的摸爬滚打,走过了这一年。但是回到家仍然像个小孩子一样,可以睡到自然醒,可以吃着父母给自己做的香喷喷的饭菜。
回家过年是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在外面再苦再累再委屈回到家一切都是那么释然,过年了去亲戚家走走逛逛,大家坐一起聊聊天拉拉家常,那种感觉真的很好!更重要的是父母在家,不忍心让二老在家,回家就是团圆,老话说的老,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爸妈不图什么,只图的是儿孙膝前,全家团圆!!所以过年回家!
回呀!一年到头在外面奔波,365天,最起码有350天都在重复着做同样的工作,让人感觉身心疲惫,,好不容易遇上春节了,那肯定是会再忙也要回家的了,再加上孩子都在老家念书,一年到头也难见到几面,也借着春节这个机会回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中国的传统就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