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明生活,呼吸新鲜空气,清新怡然!
在崇明生活,吃自己种的菜,安全无农药!
在崇明生活,吃自己种的水稻,放心无污染!
但是,崇明岛上就业机会太少,80后算起的年轻一代,估计不到一半还留在岛上!岛上的医疗教育还跟不上,或者说不够让人信服,很多人哪怕举债,贷款,都想在上海落户,哪怕只能买下很小的一间房,挤下三代人,还只是上海的郊区……
在崇明生活很舒服,退休了我一定会回来,房前屋后种点菜,院子墙边养几只鸡,再养条大狗狗,住着小洋楼,邀三五好友喝茶聊天……舒服!30年,再有30年就退休了,期待!
高质量的生活,是一种极其自律的生活,是每天大家都在睡懒觉的时候就已经起来了,开始了一天的锻炼,然后,吃早饭,看会书,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并不是睡眼惺忪,被闹钟吵醒以后,咬一口面包就去挤地铁,挤公交,你这样的人生是挤出来的,当然质量也就不会太高。那么获得高质量的生活的那些人他们背后到底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或许是几年前就开始查数据,或许是已经记不清楚上一次睡懒觉是在啥时候,不管那样,你要想过得比别人好你就得付出别人十倍的努力,加油吧!
世界级生态岛的高帽太高了我们受不起,每一个崇明人都知道如何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那就是无奈的离开崇明岛离开自己的家人去打工,几十年过去了,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有的已经上了年纪,想要回所谓的世界级的生态崇明岛又没有相应的就业岗位,就是有机会工作工资也是二三线城市的工资,我觉的发展崇明岛首先让我们崇明人在岛能有相应的就业机会,不要老是在等待中度过,不要让崇明岛变成崇明鸟。
我是崇明人,世界级生态岛里几乎看不到一个老外?除了种地就是树林,这就是世界级生态岛?新加坡是国际公认的花园国家,不是说和国际接轨吗?上海地铁可以通到江苏,为什么不通到崇明呢?整个崇明区据我所知只有一个肯德基,连一个镇都不如。众望所归的西部通道还在远期规划中,这是崇明人的悲哀还是规划和定位有问题?没有项目的引进,没有资金的投入,世界级生态岛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崇明缺乏工作机会,只是一味强调生态建设,自身发展动力不强,不能留住人才,使得年轻人不得不往市区迁徙。这样下去生源越来越少,公立教育资源越来越匮乏,基础建设越来越滞后,年轻人为了孩子更不愿意呆在崇明,恶性循环。难道要把崇明变成养老岛?年轻人只有退休养老才肯回来。绿色生态是没错,但是能不能考虑它自身的发展动力与循环体系?不希望看到绿色生态变成慕色养老!
定世界生态岛,一点不实惠开车来回100元,车轮渡110元。煤气不普级,烧钢瓶搬不动,放在家里象炸弹。跟上海国际大都市,世界生态岛严重不符。说的好实况差,总的不方便,不舒适。住中西部出门更难,大小节日交通必堵。很堵心闹心,应该南门,西沙开条高速路往市区。这才是点金之作才是进出崇明便捷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