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干净,人的素质好,吃的东西也放心,但是真让你回去你肯不肯?网络,没手机,出行也没那么方便,吃东西的选择也没那么多,而且很多人当年住的还是老公房老私房吧?有些老房子洗澡都不方便。
虹口在1980年代,三角场菜场依然是上海最大的室内菜场,排在上海四大菜场之首,据说在那个时候,三角地一天销售的蔬菜副食品总量达到四十来吨。
黄浦1980年代初,淮海路上的西餐馆收银台,整个装饰让人无法联想到西餐,主要菜肴基本都不超过一块钱,冰淇淋咖啡只有五角钱。
松江黄浦江大桥自1974年7月26日开工,1975年9月11日铁路桥通车,1976年6月29日公路桥通车。
那时候出门都是挤公交,我人小经常挤不上去,从没人排队,也没人让我,现在要么开车要么地铁,方便很多。
闸北 老北站1950年至1987年间曾称上海站,直到新的上海火车站建成后,该站称为北站或老北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