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像我们贫穷落后的西部,看一场露天电影都是比较奢侈的事,哪像今天这样在家看春晚,看各种娱乐节月,还和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接视频聊天。所以,每个村子,每每过年的时候,组织群众闹社伙,打腰鼓,扭秧歌,还进行各种体育比赛,所以当时觉得很热闹,很有年味,主要是当时人们看不上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现在,通过各种渠道,人们不出家门就能欣赏到高雅的文艺节目,所以,觉得年味淡了。
那时候,生产力水平低,多种饮食制品匮乏,小孩子盼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顿饺子,几块糖,连穿件新衣服都是一种奢望。但那时候却玩得开心。现在物产丰富,饮食多样化,却觉得吃什么都无所谓了。实际上就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时吃的很丰盛了。所以年味也就淡漠了。
记得小时候最幸福的事就是盼着过年,因为过年可以穿新衣服,吃各种好吃的,放鞭炮看烟花,收压岁钱,和家人一起贴春联。可是现在跟小时候比,年味越来越淡,过年似乎和平常的日子也没什么区别。过年的习俗没有变,可为什么我们却丢失了小时候那份期待和惊喜呢?
小时候那时候还小,那时候随便玩什么都很有趣味儿,特别是小时候放烟花放鞭炮都是很稀罕的事儿,现在长大了,不那么爱玩了,而且现在进入科技化时代了,小孩儿也是拿个手机玩玩玩,有了他们这个时代稀罕的事儿了……
小时候穷,一个铜板就能买块糖。而且小孩子的心纯粹没有烦恼,所以快乐也来的容易。一件新衣裳,一点压岁钱,几个炮竹就感觉那一天是最特别日子了。
从前没有手机没有WIFI,但日子却过得很开心。怀念那些年,那份浓浓的年味儿。那时候的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把玩具枪,我们最爱比拼谁的枪法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