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人来讲,春晚还是有着特殊意义的。现在的70后、60后、50后,还有大部分80后还应该是春晚的拥趸,毕竟多年的情怀还是无法割舍的,中国人都念旧。个人看法,春晚还是绝大部分人大年三十的主打菜品,一家人围着饭桌看春晚——这才是中国式春节的经典画面!
随着网络的普及,年三十蹲等春晚也渐渐被新新人类所嫌弃。比如一小部分80后,比如一大部分90后,比如绝大部分00后。孩子们的思想更为开阔,视角更注意新的、更具挑战的东西。春晚几十年不变的模式,是这些不甘于安分的孩子们所看不上眼的。
春晚成了娱乐圈的晚会而不是民众的晚会,沦为背景音乐也不足为奇。民众喜闻乐见的艺人和节目拒的拒,撤的撤,虽然强制地方台同播,可是已经失去核心意义了,收视率跟GDP一样,只是个糊弄领导和民众的数字而已,然并卵。浪费时间简直了。
春晚节太单调,现场不够活泼,几十年一个模式主要是央视不肯放下身段,闭门造车的结果,反正央视年年喊创新往往是只打雷不下雨估计再过几年,连电视剧的市场占有率都可吊打央视春晚的市场占有率,连我曾经最盼望的春晚也可有可无了
我们家还在看春晚这道年夜菜,但还是会被逐渐吃厌了,吃烦了,没有胃口了吧。比如主持人,看来朱军会成为第二个赵忠祥。一直主持到假发也难掩苍老的年龄?比如歌舞,每年的民族大联欢舞蹈都是我家收拾桌子的优选空档。
从没有赵本山演的小品,就没盼头了,因为除夕要语言类节目,让观众在笑声中度过除夕夜,可没有能笑的节目,硬生生的演,演过一个也不能阐述有笑料,失望,浪费时间,关了。省电省时,除夕夜和平常日一样度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