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做父母和做子女深思的。孝是我们中华文化传统的一种精神,传承孝体现尊老敬老的美德。孝在生活中在行为l中在言语中,促进父母子女和谐家庭和谐,也促进邻里和谐社会和谐。所以,子孝父慈女孝母仁非常值得传承。但父母也不是完人,肯定有自已的缺点。甚至有一些不良问题。做子女的不能歧视顶撞他们。当然也不能附和他们。那么,子女怎么办?可以策略地暗示父母注意自已的问题。让父母感受子女关心和失望以及期待。有时也需要正面指出父母的问题,讲清道理甚至批评他们。但态度言行要有度。孝字在心,顺字在先,德字主导。
既然父母错了,为什么还要顺呢?孝和顺是应该分开的,不让父母上当受骗才算是孝,这就必然导致不会“顺”了。而且当父母执迷于这些骗局,无论如何都劝不听的时候,我觉得作为儿女是否应该先反省一下自己,为什么父母会执迷于骗局呢?作为儿女有真正去了解过父母的需求吗?父母内心真正想的是什么?是因为什么原因才执迷于骗局呢?自己和和气气的和父母沟通,而不是急头白脸的一顿说教,我觉得这些东西想明白了,应该就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了。
我也是做了爷爷的人。孝敬老人是中华美德,但我们不能以此去审视干篇律的问题,年轻人稍不意就会背上不孝的骂名,由于两代人的观念不同,在曰常生活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有些老人倚老卖老自以为是不顾及年轻人的感受,占具了道德的上风,一作再一作把孩子们弄得很被动。所以再此强烈呼吁,作为长辈应多为孩子们考虑考虑,同时我要说孩子们不要有压力,老人不对旳地方一定要指出来,不要不敢说。否则就会助长了他们陈旧的错误观念。
我觉得正确的亲人关系应该更像朋友。孝敬和孝顺差的太远了。父母要孝敬,不要孝顺。顺着某一种想法本来就缺乏客观性。而且现代年轻人懂得多了,长尊幼卑这东西已经越来越不能跟上时代步伐。你就以朋友的口吻去劝父母。劝不下来拉倒。本来人就是个体,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是正常的。如果你摆事实讲道理都做了父母还是不听,你也不能把他们绑了。
不能服从。人都是活到老学到老,长辈们也是一直在是与非的取舍中完善自己,一直到生命的尽头。长辈错了,为了长辈的颜面而屈从,不去委婉指出纠正,这等于蒙蔽长辈的双眼,让他们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被别人耻笑,或让长辈陷入麻烦僵局骑虎难下,,所以长辈错了也服从,就不是讲孝了,而恰恰是“不孝有三”中的其中一个不孝:陷父母于不仁不义!
从古道讲孝顺,顺着父母长辈意思做,不违逆就是顺。对的自然要听从,错的就不必盲从了。可以先说理,自己说或让有点身份的人说,只要不太专制的长辈,想必会听取的。若是不凑效,也不能去公然顶撞,有违礼数,可以下来后冷处理,嘴巴上答应,行动上变通,等生米煮成熟饭,长辈也束手无策,还会赞同你的主见,大不了批评几句不痛不痒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