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自己规定了“每天必须做的事”,这是雷打不动要完成的;其他的事项会根据当天自己的状况进行一些调整,挑一两件完成。对我来说“必须做的事”包括:练琴30min,阅读4h。工作日一般我不会练习新曲目,只会挑一些自己比较熟练的来弹,作为开始阅读前“静心”的准备工作。阅读通常会被我安排在20:00~24:00。不间断的四小时很难做到持续专注,因此我把它分成了4个45分钟的片段,中间穿插完成两次冥想(20:45~21:00;22:45~23:00),吃水果(21:45~22:00),洗漱(23:45~24:00),在最后一个15min我会一边做一边反思刚刚过完的一天,最后在手机便签上写个简短的总结,然后睡觉。
在每天早上(或者是前一天晚上),重点列出今天要做的3件或者4件最重要的事情,先完成这些。随身携带可记录的东西,笔和纸、掌上电脑、一叠卡片。捕捉头脑中闪过的每一个想法,无论是可能从事的项目的一个想法,或者是需要敲定的一次约会,再或者是下次去商店要购买的东西,任何事情。经常拿出来看看,然后逐个归类到待办事项、存档、日志簿等等。
不要试图项目中的每件事,集中在紧挨着的下一步。通常情况下,下一步的小事情就会将我们引导到另一步,然后再另一步,直到我们把它完成或是遇到阻碍停下来,这时我们就需要更的信息,或者需要其他人的加入。尽量具体、清晰:你自己不能“安装有线电视”,你能做的是“打电话给安装公司,要他们来给你安装”。
开动前,先给自己一个5分钟的高度集中精神工作的时刻,全力以赴,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由于限定的是5分钟,心理焦虑就不严重,会很快把工作状态调动起来。拖延的多数原因是因为心理焦虑造成的,而仅限定五分钟的工作时间,从一开始就没有焦虑,可以帮助你迅速进入状态。
想快速了解一个学科,最好的办法就是迅速大量阅读同学科的书,不求甚解,多读几本你就懂了,因为精华的部分会重复出现的。想真正掌握所学,就要不吝分享,分享是把所学化为所用最快的方法。
读书时,试着用思维导图做梳理,你会发现读完了可以很方便地回顾,以后时长翻翻自己的思维导图笔记,再也不用发愁读过书会忘记了,而且脑子中往往会结构性地出现整本书的模型,非常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