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月的同学或朋友聚会上,你会见到一些人,你们努力地寒暄,尽力亲切地交换彼此的近况。突然你听到身旁有人冒出来一句:我记得你们俩当年可好啦。对啊,我们当年可好啦。你尴尬地笑。接着恍惚地想,然后呢?
我是信的,总有那么一个或几个人,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年纪和友谊一起疯长,到了后来,即使是不同的人生轨迹,平日也互不联系,再聚时码上几盏薄酒,三言两语之后,依然觉得陈酒香,旧识好。
你们当年一起翻过学校的围墙,暗恋过同一个校草;你们当年一起晨读一起晚自习,听张信哲蔡依林。你们一起升学考试,分别之后彼此书信短信。然后,你们渐行渐远了。
以前,我以为好朋友放在真实生活里就应该像歌里传唱的,一定是一生一起走,一生情一杯酒,陈浩南狠狠地讲出兄弟是做一辈子的时候,我也不是没有过动容。
曾经我以为友情和爱情一样,友情比爱情甚至更坚贞,友情像手里摩挲的盘珠,硬,越盘越通透,越摸搓越亮,时间,就是友情至美至硬的法宝。
从空间上的亲近,到性格爱好上的相似,再到最终的自我暴露与反馈互动。友谊的进化隐匿于细水长流中。看似毫无章法,其实有迹可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