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就是炫耀,记得2006年,我参加了高中毕业30年的同学会,按说这个聚会还应该是很有纪念意义的,同学聚会的几个发起人都是混得一官半职的,有市委市政府机关的,有执法部门的,有税务金融单位的,有的是老公混得有面子的,还有的是做生意发财的,更有几对同学夫妻等等,混的人模狗样的都去了,我是"鸭子跟着鹅后面摆"。这些人有的手持苹果机,有的戴着名牌手表,女同学穿金戴银,男同学穿着上千元的品牌丅恤。参加的人数不到应届毕业的十分之一,城市的同学居多,乡下的同学也只有十分之一,比较活跃的还是那几个春风得意的。从以上聚会的发起人、参加人以及服装打扮等等,都可以突出一个词"炫耀"。
虽说我们还是老同学,可是自打我们分别后,我们变化很多很多,你确定你还是曾今的你嘛,时间会抹平一起,你的老同学只是你记忆的一部分,昨日的同学需要重新的认识。 所以同学聚会,与其说是交流感情,回忆往昔,还不如说是重新交往,拓展人脉。为什么越是“混的好的”越会去义不容辞的组织聚会呢,而混的惨淡的就回去“回避呢”?这些表象也会侧面反应你为什么混的惨淡,因为你不去积攒人脉,恐惧社交。人往高处走,不要一直呆在自己的安全圈子里,要去交往一些更优秀的人。
我认为同学聚会无意义。因为同学聚会只是为有权有势有钱的同学搭建了一个显摆和吹牛的平台和氛围。关心,叙叙旧,加深同学间的友谊只是个托词。但也不能一概而沦,也是做得好的,有的同学聚会后,对生活困难的同学进行帮助和关心,帮同学安排孩子就业,老人就送等。这种情况微乎其微。所以大多数是没有必要和伤自尊的。👎👎👎👎👎👎(︶︿︶)
我们八八年大学毕业的,十八年后在母校地聚了一次,情意尚浓。有装模装样的,“上进心”强的,是个别现象。二十九年时西安聚了一次,大概年龄都五十多了,风稍平浪稍静了,大家更显真切了,没有装模装样的了(也可能没来参加)。召集人中我是主力,并不是因为我钱多权重,热心亲切而已。全班三十五个人,十九人参加了,十分满意。
同学聚会,我认为主要还是叙叙旧,交交流感情,共同回忆一起度过的那段美好岁月。聚会如能够对个人有所帮助当然最好,但切勿期待。无论如何必须好好珍惜同窗这修来缘份!纯真质朴的同学之情令我久久不能忘怀,常常浮现脑海,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永远激励着自己不畏艰难,奋勇直前。。。
同学关系有远近,当初熟悉在一起的时候多,自然熟悉一些。尤其参加工作后保持联系,或有往来,关系自然熟悉一些。之所以组织同学聚会而不是小范围聚会,就是要为更多的同学提供沟通,交流的机会。尤其多年不见,更需要一个机会,大家凑到一起,说说过去,聊聊现在,谈谈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