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诊实习的时候送来一个病人,来的时候意识已经不清醒了,家人说从昨晚开始就一直头痛,呕吐,而且越来越严重,送到县里的医院,CT也拍了,没发现什么问题,就给予了常规的降颅压治疗,症状有所缓解。可是回到家后又不行了,继续头痛,呕吐,视力也模糊了。县医院赶紧让家人转院才来到我们这。由于一路的长时间颠簸,病情不断加重,送过来人已经昏迷了,经过积极的抢救还是没能救过来。后来家属要求尸检,查明病因,就把病人送到病理科去了。后来结果出来了——静脉窦血栓!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死者之前面部长有若干疖,就用针挑破然后挤出脓血,我们才后知后觉,确实回忆起患者来的时候脸上有好几个痘印。我立刻想起上解剖课老师讲的头面部的“危险三角”,大家千万别去弄破这里的痘痘,真的有可能发生这样的惨剧。
患者是个15岁小孩,踢球擦伤了皮肤,一般都不会当回事,所以小孩父母也没当回事,就消消毒,然后该干嘛干嘛,过两天,小孩发热了,以为是感冒,在小诊所看的,小诊所喜欢用激素,一用立竿见影,体温下来了,过了几天,又发热,继续激素,好了,然后又发热,就去当地医院看了,继续挂水,小医院不敢用青霉素头孢,就用氨曲南什么的,小孩还发热,在那小医院治疗了大概半个月,精神越来越差,实在不行了,就转我们医院来了,来时候血压脉氧都不好,感染性休克,ards,查了血培养是个耐药金葡菌感染,在我们icu治疗了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回天无力,挂了,才15岁。知道为什么会感染吗,就是踢球擦伤皮肤,细菌从擦伤皮肤入血,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死掉的。
我在南京进修时候遇到的一个患者,是个16岁小孩,过敏体质,镇江人,活蹦乱跳的到医院来做过敏源测定,做的过程中发生过敏性休克,在呼吸科治疗室心跳呼吸停止,然后心肺复苏,转我们急诊来的,来的时候就没有生命体征,在急诊前前后后抢救3个多小时,最后还是挂了。说到过敏,讲个抢救成功的,我们医院看电梯的,对可乐过敏,有天晚上值班看电梯,有个熟人给了她一瓶可乐,她大概忘记了,喝了半瓶,就倒地了,还好在医院,赶紧送我们急诊来,来的时候血压测不出,过敏性休克 还好时间短,过来了。
我一小学同学,生了孩子才满月,就去世了!原因是坐月子,营养过剩,加上婆婆不允许她下地活动,不允许吃水果,反正就是呆在床上呆了一个月没有动地方,除了上厕所。就在孩子满月第二天,她早早起床,出门溜了个弯,晚上突然下肢不能动了,以为是长久不活动,肌肉无力啥的,也没有当回事,寻思睡醒就好了,这一觉也就没有再醒了!家里人肯定不能接受,毕竟还是20几岁年轻妈妈,孩子还那么小,尸检结果,双下肢血栓导致肺栓塞。坐月子把人做没有了!
在大学时期,实习医院里,门诊,有个病人家属,陪病人就诊。然后一阵小凉风,经过家属的鼻子。打了一个大喷嚏,然后倒地不起。死掉了。据说尸检的时候,死因是打喷嚏颅内压力过大,脑血管破裂,压迫脑干,死掉了。据说,病史里没有脑血管病变。
作为ICU里的从业者,天天跟死神打交道,见过太多生死离别。大多数病人进入ICU,其实还是因为常见病、多发病,像因为吃腌鱼导致肉毒梭菌中毒、呼吸麻痹而导致心跳骤停的,像早上在厕所里突发脑栓塞导致头部浸在粪坑里,像小伙子割完稻谷后全身黄疸、咯血一地而死的,都是少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