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个年轻的副教授,很聪明,业内颇有名气。有一次无意中看到他的电脑,发现他下载的所有文献,每一个PDF名都是论文的完整标题。在网上下载PDF经常好多标题都是随意的与里面论文标题不一样,但是修改起来又会因为文件名中不能包含这那的字符不好改,经常懒就不改了。而他的所有文献,名称都是完整的。找起来很方便,而且不同的文献,看过的文献都会放在不同的文件夹。
我和男朋友在一起了呢,我才渐渐意识到他是一个过目不忘,逻辑缜密,聪明绝顶的人。在他phd毕业即将去新的行业任职的时候,他和我说:“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认真做一件事,以前得到的一切,都可以说都太轻易了,不费吹灰之力。”我说:“你这么说话不觉得自己很欠抽吗?”别人就是千幸万苦,也无法得到的东西,被他这样轻飘飘的带过了。
一位同事一个人住单间,房间的门是关上就会紧紧锁上的那种。为了避免把钥匙锁在房间里这种惨剧的发生,他出门时永远不通过“把门带上”来锁门,而是先把钥匙插进门锁,然后一边拧钥匙一边把门关上。利用大脑的一种机制(习惯)去制约另一种机制(遗忘)——看上去很笨,细想才体会到个中的智慧。
我的教授A,今年三十三。母语为英语,另外能用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读书看电视无压力,他从来不把自己念过的名校像标签一样挂在嘴边,特别是在学生面前。偶尔和学生聊天提起自己的过去也只会说“我念本科的时候…”或者是“我在英国念书时…”。但其实他念过什么学校,我们大家都知道 。
C是我们单位的办公室主任,他的电脑里存着各种各样我们单位需要打交道的各个部门、公司、饭店、车队等等很多资料。比如某些饭店的电话、地址、特色菜、价格区间、包厢数、停车位、饭店老板哪里人等等,各种资料,做成各种表格,问情况,2分钟就能调出,初次见,惊为天人。
日本的一个小哥。比如教授卡住的时候,他会帮着上去写一写。此处安静三秒钟,因为无声胜有声。通常,他在下面会跟着教授的板书一起推。所以我现在仍然坚信,是有人在这门课考试的时候可以临场推出答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