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是春运,我买的还是站票,过道上都挤满了席地而坐的人。看我实在站的久了,旁边一位好心的大哥挪了挪,让我跟他挤挤。就这样,我坐着极小的一块地方,侧靠在座椅靠背上,迷迷糊糊的醒了又睡,睡了又醒,车还在原地停着。不知道迷糊了多久,车动了,一车人都清醒了。还没来得及欢呼,一盆冷水又泼了下来。车缓慢爬行了十几分钟,又停了。接下来的时间列车的行进像是有了规律,停两个小时,走十几分钟,再停两个小时,再走十几分钟……偶尔有列车工作人员经过,乘客们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问这问那,有的还义愤填膺,愤怒的指责。工作人员只能一遍一遍的解释,前方正在积极疏通被大雪掩埋的轨道。往年车上不管再挤,哪怕有些人只能单脚站立,售货员也总能大显神通的穿行其间,并伴随着这样的叫卖声:香烟啤酒矿泉水,瓜子花生八宝粥,两边的脚收一下,地上的起来让一让。而这一次售货员好像放弃了,原以为只有三小时车程的我什么也没带,又累,又饿,又渴,又困……还好不冷,因为车上人多,甚至还有点热。那时我还没有手机,怕父母担心,便每隔几个小时借旁边好心大哥的手机,给父母打个电话。我从上午坐到下午,从下午坐到晚上,又从晚上坐到凌晨。原本三小时的车程,经过十八个小时的艰难跋涉,第二天的凌晨两点多终于到了。我不知道父亲在出站口等了多久,只看见雪已没过脚踝。
当时,我乘坐火车从北京回通辽。那是一趟普快列车,但是非常奇怪的是从北京站出来,车就开的飞快。我们坐在硬座能感觉到车的剧烈左右晃动。后来果然列车和对面行驶的货运列车发生严重剐蹭。有一节硬座车厢被挤压变形,造成了3名乘客的受伤。因此,列车在某一个小站被迫停留了大约3个小时。这以后当然就是经过每一个站都要停下来等待别的列车。最终晚点达6个小时,本来上午应该10点到,最后下午16点才到。带的食物和水几乎都吃完了。直到现在我也不清楚,当时的司机为什么要赶时间,开的那么快。火车不是都要按照列车时刻表运行吗?不过整体来看,我乘坐这么多年火车,晚点得时候都是很少的。特别是像这样晚点6个小时的更是只经历过一次。因此,现在出差和旅游我还是倾向于将火车作为首选。毕竟坐火车的体验最好,不仅可以自由活动,而且最为平稳。特别是坐卧铺的时候,还可以美美的睡上一觉!
那是大二暑假返校,我和两个女生(老乡)在火车站候车,本来发车的时间应该是晚上八点。后来快八点的时候,电子屏幕上说晚点到10点,虽然我们三个很郁闷,但是也没办法,好好等着吧,毕竟后天要签到(只有这一趟,而且要坐一天一夜)等到九点半的时候,电子屏幕又说晚点时间未定。这下候车的人们都不高兴了,开始闹哄哄的。有工作人员过来说,大家去退票吧。当时真的是崩溃的,肯定不能按时赶到学校了,更悲催的是最近几天都没票了。也没办法,就跟着人群去排队了,排了半天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问了一下工作人员,又说愿等着就等着吧,我也不知道啥时候来。于是我们三个就又回去等着,折腾到凌晨一点多,才上车,真是最“难忘”的一次晚点经历了,永远也不敢忘!
作为一名经常坐火车的人,碰到火车晚点的情况很多,大多都是因为天气,让车等原因晚点。至于奇葩一说,就想起了前一段时间的两次晚点经历,都是从武汉到广州的火车有两趟直达车是朝发夕至的,第一次坐的事早上9点多钟,本来是晚上9点多到钟,结果直接晚点到了11点半钟。导致直接错过了城际高铁。当时一车间好多人都和我一样,只能找地方住一晚或者打车去别的城市。第二次想着很容易晚点,就买了一趟8点半的本来要早一个小时,赶上城际铁路肯定是稳稳的,结果8点多钟到了广州北站附近等开到广州站的时候直接到了将近11点钟又一次完美的错过了最后一班城铁。更无语的时候看到上次坐的一趟车刚好从我们旁边一个车道开过去了。
大家都知道温州事故吧?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在不具备确保行车安全的情况下盲目放行列车造成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列车晚点″。一般短时晚点是因为旅客过多站车组织不善或列车运行调整等原因促成。长时间晚点则是因"风雪雨雾霜"天气影响以及铁路行车设备故障耽误列车等。铁路还有一个不成文的原则是: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不做到万无一失绝不敢轻意放行列车,影响时间越长说明问题越严重越棘手。当然了,铁路在事故救援、旅客饮食补给方面还欠妥,方法还需完善改进。我们要相信中国铁路会做的更好!
08年春节前夕,我正在读高二,放寒假,我从老家——江西某市前往父母打工所在的城市——湖南某市,乘坐普快列车正常的时间间隔是3小时左右。我是早上8点多上的车,上车前计划着刚好能赶上吃午饭。第一个小时的车程一切正常,随后便开始下雪,记得当时还很兴奋来着。南方的朋友都知道,一年到头能下一场雪是比较难得的。很快我便高兴不起来了,雪越下越大,铁轨被雪覆盖,车停下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