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城里有些家庭的老人,规矩很多,这样要少吃,那样不能吃;什么饭要少吃,菜要多吃;早上吃好,晚上吃少;饭吃七分饱,水果来抗饿。这都是些什么理论啊?我认为,摄取能量要根据一个人干活、活动的强度来定,你不能把老人的饭量强压在年轻人身上。我是农村出身,十六七岁的时候我一顿能吃一脸盆。你会说我是猪了是吧?17岁,我去外村教书时,劳动强度降低了,还是要吃4大百碗。跟我一起吃饭的另外一个老师总是用脚在桌底下踢我,警告我,不能再吃了,已经不像样了。晚上,我还要吃两包方便面才能睡着。没办法,饿!不吃,饿得慌。现在,我吃不了多少饭了。每次都是逼着孩子们多吃一点。胖一点就胖一点,顺其自然。那些讲究规矩、教养,讲究涵养、气质的婆婆,你们现在是条件好了,这样那样的,换成没有粮食吃的时候,你们也就讲不起什么淑女形象了。农村媳妇既然娶来了,饭总是供得起的。人家的胃已经撑大了,是需要食物去填充的,一下子叫她少吃,你想饿死她?日子长了,干的活轻松了,自然就会少吃了。她长时间饭量大的话,说明你们家油水不好,她的工作太重,这个作为城里人也有点责任哦。
尽快找份工作,拥有自己的收入,然后每月工资里拿出点钱来当生活费,就吃的心安理得了,最重要的是让婆婆找不到自己的不好。还有就是在家勤快一点,尽量不要让他们抓把柄。我现在结婚五年了,感觉和公婆处的还算可以。没到过年过节,都会给公婆点钱,毕竟帮我看孩子挺累的,回家我也会做些家务,让婆婆休息一下。感觉公婆对我没什么嫌弃。我几乎不在家里吃饭,所以也不会被说饭量大。总而言之,尽量分开住最好,如果分不开,那就尽量经济上满足他们,自己也要有私人空间,偶尔和自己的朋友去吃吃饭,逛逛街。
我认为结了婚就应该有个人的独立空间和感情生活了,不应该在生活中还受公婆管束,如果可以分开住是最好的,如果不分开住,就定期往家里交生活费就可以。我老公属于妈宝男,离不开自己母亲,所以我一直和他一起寄生在婆家。但是我在外工作,一天三顿饭都不在家吃,偶尔过节才会回家吃,但是我还是会定期交生活费,全当自己的住宿费了。我婆婆也说不着我。我觉得这样就足够了,而且我觉得一天里,就晚上回家,陪孩子,喊个妈就进屋了挺好的,最起码我是自由的。
年轻人正值盛年,饭量大些,这根本不是嫌弃的理由,能吃就能干,是身体健康的表现,娶个健康的儿媳,自已高兴才对,岂有嫌弃的道理。社会发展到今天,逐步向小康社会迈进,难道你家温饱问题还没解决?几万元都花了,难道在乎一个人吃饭?儿媳只要进了你的家门,就是你的家庭成员,决不能嫌好道歹,应把儿媳当作女儿对待,这样才对得起儿子和儿媳。
婆媳之间,总会有零零琐碎的事情,到底是不是因为吃饭,因为饭量大而嫌弃,还是因为其他的什么事情,而从饭量这里来找茬儿。作为丈夫,应该与妈妈多沟通,在中间起到润滑的作用,在媳妇面前要多夸妈的好,当然也要哄着老婆倾听老婆所说妈的不是,在妈面前同样如此,妈妈老婆都是女人,都是刀子嘴豆腐心,多加诱导劝诫,我觉得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
我婆婆嫌我洗漱用水多,过年回家住了五天没敢洗澡。每天洗脚洗脸洗屁屁,分三块洗。天天唠叨我用水多。婆婆公公住在某直辖市,都有退休金,有三处房产市值千万。节约的一天只吃两餐。擦地用布条拖把,用了十几年都不舍得扔。你有什么办法?只能忍着,装聋作哑。老年人的习惯没法改变。反正就这么几天,一会就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