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父母生活压力都比较大,他们每天想着怎么让一家人吃饱饭,不会也没时间去宠溺孩子。小时候基本上力所能及的所有农户都帮家里干,放羊,喂牛,割麦子,掰玉米,铡草,刨红薯,做饭洗碗更是不在话下。正是这样,让很多农村出去的孩子,能够适应任何的环境,也特别的能吃苦。家里没钱没权没靠山,只能一切靠自己。相比城里的孩子,农村的孩子从小被父母灌输和教育的思想就是坚强和独立。
穷人的孩子在经济、社会关系上都没有依靠,凡事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所以早早地知道了钱的来之不易、知道了只有将自己(用知识、金钱、能力)武装的强大才能不受人欺负,才能立足于社会,才可能出人头地……所以穷人的孩子早早地就知道学习的重要,一分一毛的来之不易,为人处世的艰难,所以他们会抓住机会学习,珍惜每一分钱,去做别人不屑一顾的事,进而磨炼自己,提升自己。
因为做事比较早,物质条件贫乏之后,就得老早的学会省吃俭用,就得早些接触柴米油盐的来之不易,接触的早,经历的多,自然就有穷人孩子早当家的说法了。
那是因为农村家的孩子生存环境要相对艰苦一点,而且现在农村很多都生育一个以上的孩子,不像独生子女条件优越一些,所以更早知道生活的艰辛。
穷人家的孩子很多事得自己做,不像有钱人家那样,父母都安排好了,穷人家的孩子因为生活困难所以会经历更多的磨难,会更早成熟。
父母供他上学不易,别人上课可以不认真听课,但他不能,因为他知道只有靠他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