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知识真正成了自己的东西,让自己体内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我总结出,可能是因为那些值得玩味的经典书,它们的文字浸满了整个人生、甚至是整个世界的思想与阅历,他们的文字,或者是建构起来的那个世界,要么是太过复杂需要细细解密(典型代表:《三体》、《百年孤独》),要么就是太过厚重,太过深沉,有些东西,真的只能需要你充实了自己的阅历才能读懂(典型代表:《红楼梦》、《鲁迅全集》)。
读过简爱,之前只是看到皮毛,不过,我现在再重读简爱的时候,已经能看出很多东西了,这些东西可以是这本书里本身就想表达的东西,也可以是我通过一些情节联想到了现在这个社会的变化。
我觉得书,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真的是需要具备一定的阅历和思考能力,你才能开始看懂这本书,而看透这本书,需要的是不断的阅读、不断的阅历和不断的思考。
慢慢发现有些书只要你阅历具备了,真的就能开始看懂一些书,譬如我就相信,我对《红楼梦》情节理解程度绝对不及于我爸。
你读书多了,看同一本书,自然看出不同来。当然不止是读书。许多人社会上经历多了,自然也会不同,看同一本书,也会不同。只是读书是相对高效而专注的、汲取他人经验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