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我们宿舍出去玩回来的时候挤公交没挤上,哥几个破口大骂,老四一言不发,走到一旁打了一个电话,回来很冷静地说了一句“兄弟们,再忍一忍吧,很快就好了。”大概过了不到一个星期,他脱下了运动服,穿上了貂绒大衣,梳上了大背头,隔三差五带我们去消费,仿佛整个宿舍都起飞了。放假去淄博玩,才知道原来老四他爸有两个建材厂,一个化肥厂,一个液化气站。他老妈经营着一个酒店一个美容院。
饭桌上,我叔非常热情,不停招呼大家点菜,毕竟是他请客,大家也都客气,让他点。那时候菜单还没有图文并茂,就是一篇篇的菜名。可是我叔不认字啊,但是难不倒他,只见他大手一挥说,这一页,这一页,还有这一页,我都要了。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系一姑娘,个子不高,黑黑瘦瘦,寡言少语的,家里是卖辣椒的。这姑娘的鲜明特征是冬天时棉袄外穿。那种过去北方农村常见的,原生态的大花棉袄。
后来这姑娘去了瑞士。大家才打听到,这姑娘家里是一火车一火车地卖辣椒的。家里别墅洋房跑车珠宝样样不缺。某次我看维密秀,一模特穿一中国原生态大花棉袄,我就突然想起这姑娘。
我有几个叔叔也曾经一起去机场路买宝马5系,一人一台,后来听说宝马要烧机油,油耗大,于是又一起换了卡宴,后来听说卡宴是假的越野车,于是几个人又一起换的宾利飞驰。当他们开宾利的时候,依然用的山寨机,山寨苹果5。
我舅请我们去餐厅吃饭的时候,我们桌上的盘子摆了两层,可是实在摆不下,就把旁边的桌子又摆满了,这还不算我舅舅觉得不好吃尝了两口直接让端下去的。在后来的十几年里,我再也没吃这么撑过。
有一次土豪上司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了个会,研究买车是买劳斯莱斯还是宾利。我们都特纳闷,说你家就在公司附近,天天来上班的路上都能顺道在早市买个菜的距离,买个屁的豪车。这大哥当时面带喜色的说,我买完车之后可以去给婚礼车队当头车,跑一趟能赚一两千呢。现在干点啥一早上就能赚一两千啊,买这车太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