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一直在天津舍不得离开。
部省共建名单出来后,河北工业大学慌不慌,提出河北工业大学与燕山大学、河北大学合并成新的河北大学,主校区设在天津。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可能,部省共建的名单早就是河北工业大学了。可以说河北工业大学在河北的地位会逐渐边缘化。
同时,它在天津的地位也相对下降,除去天大与南开天医外,天津工业大学入选一流学科,而它也只是一流学科,地位相对下降。
要改变这种格局的唯一办法就是在石家庄建设一个大型的新校区,至少3000亩,最好有5000亩,开始以天津为主校区,用十年的时间逐渐变成以石家庄为主校区。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天津的依然留天津,石家庄新校区则按新办法实施。
逐步缩小在天津的办学规模,甚至时机成熟时可将原来的北洋大学校区给天津大学。
考虑到一所大学的未来,不可轻易搬迁主校区。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西安交大还是西南交大,主校区搬迁无异于伤筋动骨,对学校的发展影响太大。依托河北工大在河北建设分校区,河北最近几年发展很快,尤其是雄安新区的建立使河北有了分享国家重要资源的载体。各种资源的不断涌入,必将激发河北工大做强河北校区的动力。待条件成熟时,可以和天津置换将主校区搬迁至河北。
不是有没有骨气的问题。河工大搬迁,对天津问题不大,但是对河北就成了牵涉到众多问题的棘手问题。如果搬迁到河北,估计会有很多骨干教师就在天津的其他高校,就像当初河北大学搬到保定时候一样。除了人才流失,财产等损失也是巨大的。到时候河工大能不能保住211都成问题了。在目前河工大的优势领域,省内的其他高校还远远不能企及。
现在的河北工业大学属于异地办学,而且还是唯一一所异地办学的211大学,形成这种状况的最初原因应该是政府政策的原因,不可否认的是在异地办学过程中河北工业大学得到了天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才有了现在的成就。而异地办学的高校也有很大,比如在秦皇岛办学的东北大学分校,威海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分校等等。
因为石家庄不沾,不用说别的石家庄能有长沙,合肥那点出息河北工业也就迁来了,不过有了那点实力也不需要河北工业了,本来不是亲生的,就别非凑一家子了,就贪图211虚名而已,好好建设河北师大和铁道学院才是硬道理。石家庄需要真正的好大学,不需要河北工业大学。
其实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因为天津以前就是河北省的,只不过在1967年天津从河北省分离出去成立直辖市,这种格局发生了改变。然而,天津独立了出来,河北工业大学也跟着分离出河北地界,但是,依然由河北省管理,也就是说河北省还是要拨教育经费给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