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忠于委托人,这是必备的、首要的、第一位的职业操守!只要始终在法律的框架内履行职业职责,无论你采用什么方法、手段都不应当受到通俗道德的约束、绑架和批判。但,律师又是最精通国家法律的一个职业群体,他们感觉很敏锐,并且能利用专业知识很理性的、很系统化、很理论化的发现、论述国家法律的不足之处和站位的立场。从现实来看,他们比很多执法者、甚至法律制定者更懂法律。然而,律师群体又是一个受到极大限制和干扰的群体,他们的路很窄,能不能诉讼成功并不取决于他们多有才华,关于律师是否会见当事人,怎么见,诉讼卷宗能否被调阅,以及最后法官如何断案、如何合议,这些都是律师能否胜诉的关键。本来是一群能够不断推动法律走向完善和合理的人,而如今……嘿嘿,,,当然,里面也并不缺少趁人之危、以案谋私、借机敲诈钱财的律师,但,这在哪个行业没有呢?这种事能管住吗?怎么管?他铤而走险违法了,自有法律惩处嘛,要这个律师协会到底是干嘛的?他让这个国家的法律更趋于合理了,还是让律师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了?
律师的准入门槛较高,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去做律师的,首先必须得通过国家统一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之前叫司法考试),然后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之后,再到律所实习满一年,才有资格申请执业,在这期间省律师协会会组织培训,培训合格发给合格证,申请之后还有一个由司法局组织的面试考核。全部通过才能取得律师执业资格。当然参加国家统一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也是有条件限制的: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者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或获得其他相应学位从事法律工作三年以上;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并获得通过,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从目前的全国职业的准入门槛来看,律师行业不可谓不高!
我的体会是律师这个职业首先是服务行业,就像普通店家一样,只不过律师卖的是法律服务而已。但这不并能说明只要当事人付了钱请了律师,律师就一定要对当事人言听计从。毕竟连买家都有不卖东西的权利,律师自然也应该有选择的接待当事人。其次律师是个自由行业,这个自由是相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并没有严格的工作时间的规定。所以有的律师加班至深夜也是再正常不过得了。最后,律师是个需要时间去慢慢积累的行业,积累经验、积累技能、积累收入。三至五年,一般被称为律师的考验期。在这几年里会有很多人因为工作累、案源少、收入低而放弃这个职业,但只要你度过了这个考验期,工作顺手、案源增多、收入翻倍,这些都表明一位大律师已经成长起来了!
不要想象的那么风光,当你顶着烈日站在法院门口等法官上班开庭,当你休庭后被对方当事人围住谩骂甚至围殴,当你败诉后被当事人拉住喊你退钱,当你辛辛苦苦写完诉状第二天当事人要求解除委托,当你半夜被当事人电话吵醒,她在电话里哭哭啼啼诉苦的时候,你就知道律师真的是最悲催的职业,其实律师就是别人利用的工具,用你的时候尊成上宾,不需要你的时候把你当成叫花子,曾经有一次我给一个小区的业主维权,胜诉之后谢谢声不断,可是说到补交通费和出差的办案费补1000块,平均到一个人10块钱,结果没有人愿意出,甚至快递资料都用到付,想想那是什么情形。
律师是一个带有生命危险的职业,特别是女律师,在接受一个几十万元以上争议案件时,就意味着存在生命危险,因为胜讼对于败讼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败讼方必然会因此怀恨在心,有可能寻机对女律师进行人身伤害。当然,如果女律师本身就是聪明伶俐武功高强的女人,那都是没事的;担心的只是身柔体弱的女律师。提起生命危险,不要说是寻机,就算是法院大门口,都未必安全,即使有门卫也来不抢救助。不过,也不是说,身柔体弱的女人,真的不适合当律师,而是说请求她们帮助的当事人如何来保护她们,让她们充分发挥男律师无法做到的事情。
很多公众会觉得这是一份潇洒多金的职业。事实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如此。背后是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和夜以继日的付出。律师在中国 无疑是法律共同体中最弱势的,只有背影 没有背景,当然收入整体上肯定比法检高出很多,当然这背后持续的付出和努力。 进入律师行业,首先得过司考。过了司考也仅仅是个开始。在北上这样的一线城市,律师专业化的趋势已经非明显了。但在小城市,这种趋势不明显,万金油更吃香些可能。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个人认为律师是一份非常有前途 前景看好,也能让个人在执业过程中不断有收获 的一份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