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语言的边界就是思维的边界。
和“失眠”、“loser”一样,“大男子主义”这个概念,又何尝不是某些思潮观念下的产物?
当人们在表达观点,下意识地调用这个来源不明函数的时候,其内含的一系列信息集合,对于说者听者就会形成心理暗示,预设人们的立场,带偏人们的视角,扭曲人们的喜恶,影响人们的认知。
我们回忆一下,一组男女共同出门游玩,是否女性会更倾向于看东西、准备食物,而男性会更倾向于去找路、搬东西,尽管很多活并不需要体力差异。我遇到过很多男性朋友因为路痴被无恶意的嘲笑,一起去玩鬼屋或者惊悚向密室逃脱的时候很多男性朋友也因为胆小怕黑会被嘲笑,游乐场的过山车、蹦极之类的项目一样有大量男性恐高或者有眩晕感而放弃,就算没有人嘲笑,他们自己也会觉得作为一名男性,怂是不好的,在有女性同行的场合,他们甚至勉强自己接受这种不适感。作为一个体格强健不怕黑不怕鬼不怕高就怕不刺激的女性,我开始是完全没注意这个问题的,当我开始注意的时候,我才发现男性在营造这种“纯爷们儿不能怂”的形象里付出了什么。所以回归这个问题,许多男的有大男子主义是受到社会舆论引导的,一名女性柔弱或者胆小被认为很正常,而男性柔弱胆小则会饱受嘲笑,反过来一名男性战斗力十足会被崇拜。
你这话问的真搞笑,什么叫现在许多男的大男子主义。相较于我们的先辈来说,我们这一代的男性已经对你们女性态度好了很多了。而且不要什么都不懂就乱用词汇,"大男子主义"本应为称赞男性顶天立地的品质的词。结果经你们不断的乱用被好端端的曲解成了贬义词。
我老公是那种良性大男子主义。他认为男人体能精力更旺盛,养家是正常的。而女性因为生育和教育孩子的责任肯定会对事业有影响。能够让自己心爱的女人不在柴米油盐中磨去天真是一个男人的能力的体现。也感激我生娃的付出。虽然他希望我生孩子后不要出去辛苦打拼,但也尊重我不喜欢做全职主妇喜欢在工作中找到价值感和成就感的意愿。我以为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吧。
归根结底,是男人的社会价值高,或者简单来说,有钱。所以社会倾向于惯着大男子主义者。而女人的社会价值也不断提高了,至少是存在了。所以会有大男子主义这个说法,以前?天经地义。毕竟女子完全没有社会价值的时候,可是裹脚(致残)也只能忍受的。那时候可比现在大男子主义多了,让你残疾你就得残疾,别说一句求饶的话。
我高中的时候,在课上的一次争论中站起来和老师对峙,为女孩子说话,怒斥对方性别歧视。结果老师说:你又不是女的,你说什么?其实这倒没什么,问题是班上好多女生对我公然嘲笑。对这种情况我只能说:如果女生自己不觉醒平权意识,那么谁也救不了你,这是消除一切不平等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