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春节想要过出小时候那种年味还是蛮难的。随着我们的年龄越来越大,知道的多了,就没有什么新奇感了。记得小时候,出了我们村就算是远方了。一切都是末知的,走出村里就好像去冒险一样,真的很怀念那种感觉。现在呢?还有远方吗?不过,现在我们在过年的时候,小时候一起的玩伴,还是会聚在一起,一起玩玩,一起聊聊。聊聊小时候的趣事,聊聊工作啊,今年工作顺利吗?赚了多少钱啊,聊聊家常,聊聊各自的家庭。大年三十的晚上都在一起去某一个伙伴家里,玩玩斗地主,炸金花什么的。玩着玩着,又会偷笑某个伙伴,你妈又来找你回家了,然后我们一起哈哈大笑,也总是找回小时候的点点感觉了。从小到大,每次过年我们在外面玩,他妈妈总是会找他回家,年年如此,而我们也年年如此的聚在一起。有时候有些东西不会因为我们的年龄又改变。就像父母对子女的担心和爱,就像我们农村发小之间的情谊,就像我们农村人的纯朴。
记得小学时候,腊月出头就开始用手指数着过年还有几天,不仅意味着一套新衣服,一顿大餐,也意味着亲戚齐聚一堂,可以和堂兄弟好好玩耍一番。这边兜里装着压岁钱,那边兜里放的满当当的糖果和炮仗,再去买上一把m16A4,活生生的英雄人物。过年意味着解放,不需考虑作业,成绩,可以放开了玩,敞开了吃,大胆的睡。像是突然拥有了自由,随心安排生活。而随着年纪增大,物质生活富裕,反而厌倦了大鱼大肉,面对年夜饭上的美食佳肴也没有胡吞海喝的梦想。面对街上琳琅满目的年货,小时候想着将来要买好多好多的东西也没了诱惑力,更多的是考量父母长辈需要。回不去过去了,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过好现在的。
作为80后的自己,小时候个人家还是很清贫的!那时候玻璃球都不是随便买!零花钱一天也就五毛钱,还不是天天给!过生日买一个拳头大的小蛋糕那就乐的屁颠屁颠的,所以,小时候的自己就是盼望着过年!为什么呢?过年有肉吃啊!有新衣服穿啊!这是我脑海中想到的最快乐的事情!那时候肉随便吃的日子只有过年!我还是愿意吃肉的人!家里穷,肉不随便吃,更不可能管饱吃!所以就盼望着过大年。现在大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肉吃到吐,过年反而想吃点清淡的!绿色有机的!衣服想买就买,刷卡,花钱,自己早已经失去了那种童年的乐趣了!个人觉得再也找不到以前那种感觉了。
时光一去不复回,肯定回不去了啊。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年的孩子也成为中年人,为人母为人父,成为了父母的顶梁柱,当年年轻力壮的父母也成为老年人,为儿孙回忆当年的有趣的事。年龄变化,心态或多或少也变化,年在人心中的期盼也在变化。当年食物匮乏,经济条件差,都在期盼过年能有好吃的,好穿的,放鞭炮,憧憬下一年有个好的开始,解决温饱。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穿已不愁,人们的环保意识的提高,使部分城市也限制放鞭炮了,过去的这些的东西现在都不再期盼,让人感觉好像没有原来年味浓了。
现在过年天天就在家里窝着,搓手机,和同学尬聊,然后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不过,还好有马爸爸的集福活动的出现,加紧了亲友间的沟通,让人很有了年味的感觉。而且,五福活动集福卡的方式很多了,既可以扫福字集福卡,也可以好友比手势集福卡,还能养小鸡收金蛋,给好友浇树,并且其后都是公益的体现,玩的让人不亦乐乎,就这个feel倍儿爽啊!虽然会不去以前,但是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小时候过年在记忆中特别的美好,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和和气气,穿新衣放烟花,虽然现在这些都还有,可终是缺了些味道。是什么味道丢了,是知足心态、感恩的态度、生活的动力丢失,物质虽然有了,精神缺很空虚,年也就成了一种形式,年味就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