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内向性格本身而言,它应算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当属中性之列,不应戴以“可恨”、“不良”的桂冠。然而不少内向性格者都十分讨厌他们的内向性格,讨厌自己孤僻不合群,当众不敢表现,胆小怕事,好像自己一切的麻烦都要缘于内向的性格。殊不知,内向性格只是一个表象,在其背后掩盖的实质是他们缺乏自信,没有勇气,不善沟通与交流,脸皮太薄等等问题,而内向性格只是这些问题的外化形式,其核心是自卑。所以只有因缺乏自信而导致的内向性格者,才会对自己的内向性格持否定态度。换句话说,他们对自己内向性格的否定,实质上是对自我本身的否定。
在许多人看来内向性格=不良性格,这似乎已成了“定论”。但在我看来并不是这样的,内向者不善言谈与交际,常常处于一种孤独寂寞的状态之中。但是人的社会属性又使其希望被他人接纳、肯定、尊重、赞赏,渴望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融。因此,内向的人表面看上去很拘谨、很闭锁,其心理愿望却很开放。于是内向者常处于一种矛盾的痛苦之中。
与孩子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状态,现在的父母都是上班一族,虽然很想多陪伴孩子,无奈各种压力在身,白天就是父母上班,孩子上学,交流的时间少之又少,晚上回到家做饭洗衣收拾家务一转眼就该睡觉了,所以建议家长在周末的时候与孩子约定时间进行亲子交流,让孩子把积攒的一周的种种疑惑和不解都讲给父母。
孩子就是孩子,他性格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小时候进行纠正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建议父母要通过简单易懂的小故事讲道理,要孩子自己明白孤僻的性格对自身的障碍。
随意找到四个你的熟人,问他们对你的印象如何,确定你是否喜欢他们的回答,判断你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留给别人的那种印象。
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性格里约百分之五十是基因决定的,而另外的就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可以随着自己的成长而完善,塑造和改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