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命运多舛,本是出身富贵之家,却在三岁时遭遇横祸,被拐子拐走,十二三岁卖给冯渊,后又被薛蟠抢去,为奴为婢,直至后来被夏金桂毒害,“屈受贪夫棒”郁郁成疾,至使“香魂返故乡”。香菱似乎从一出生悲惨命运就注定了。三岁时,癞头和尚见了她说到:“有命无运,累及父母。”结果一语成谶。脂砚斋在此批注:“看他所写开卷之第一个女子便用此二语以订终身,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对于香菱的品质、容貌,脂胭斋还这样批到:“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她一个人身上几乎兼备了所有十二钗的特质,也就是说,她算是红楼女儿的化身。做为第一个出场的女儿,英莲的悲剧也就寓示着整个红楼女儿的未来命运。
香菱就是天界童女神英侍者下凡,她在天庭给绛珠仙草浇水耽误了正值被罚下凡赎罪,她是花姐,也就是佛门常说的童子命,一般活不长久,极少数有长寿的但最好不要结婚或者出家。来自天界的她所以姿容上等品性纯良,但是天界多是善良和智慧的天人,修炼不成熟的童女一般不擅于和凡间的俗人勾心斗角。香菱一死,通灵宝玉就失踪了,因为通灵宝玉和神英侍者一起返回天界去了,(神英侍者和通灵宝玉)他们两个本来就是一起下凡的,一个投胎在甄家是英莲,一个投胎在贾家是贾宝玉口中含的那块玉。没了通灵宝玉,贾宝玉就没那么有灵气了,后来爱上薛宝钗。木石情缘之通灵宝玉回了天界召唤绛珠仙子,林妹妹痼疾忽然病故,仙魂亦回归天界。金玉良缘之贾宝玉薛宝钗完婚。
甄英莲在《红楼梦》中是与林黛玉“分身重影”、相互映衬存在的复线人物。于土葬香花的剧中两个人与宝玉演出是一悲一喜;香菱向黛玉学诗戏内的一学一教;而于《唐伯虎点秋香》剧中剧、《拜月记》戏中戏里,香菱扮演的秋香与黛玉扮演的嫦娥一凡一仙。堪称是比邻而居、比肩而立的“二丫头”字谜之面,谜底真是“美”也。同台孤女比戏的一真一假不同处,逆来顺受的香菱举止得当地演成了忍辱的西施,而争强好胜的黛玉却逞才卖弄地演做了效颦的东施。了然了香菱戏里戏外“分身重影”的陪衬,读者方可看透黛玉的假面具与真工夫(指间谍的嘴脸、特工的本事)。
香菱的作用还有一个大家没说到,就是反映出贾雨村这个伪君子,奸诈小人。香菱的父亲出钱给他去考试,考上了不说回报甄士隐,忘恩负义。而且在遇见香菱被拐卖这件事情上,为了自己的官位,利用香菱巴结贾薛,真是令人不齿,养不熟的狗。如果说当官了,没时间回去看望有知遇之恩的甄士隐,却能拐着弯的把甄家丫鬟娇杏弄来做填房,可见此人并不是没时间,找不到甄家。总之,谁认识这样的人谁倒霉,难怪贾府会一败涂地。略有点点败势没关系,别人不知道,只怕贾雨村第一个跳出来猛踩一脚,贾政那样迂腐的人物,注定不是贾雨村的对手。
在我看来香菱衬托了钗黛两人不一样的性格和追求。在对待香菱的态度上,都显示出了宝钗和黛玉善良的一面。在黛玉眼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她和香菱很要好;宝钗把香菱带到大观园,让她过了一段人生中最惬意的时光。然而在香菱学诗的问题上,两人又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追求:宝钗不鼓励香菱学诗,她认为女儿要以针线女红为重,读诗书是不务正业;黛玉则倾心教香菱学诗,她认为凡自己喜欢做的事就用心去做。香菱的善良进取,衬托了夏金桂的恶俗狠心。香菱性情温和,娇憨天真,虽然遭受厄运的磨难,但始终对生活抱有积极的态度。
着重暗示林黛玉的人生结局。香菱命运多舛,本来有优裕的家庭,在三岁时被骗子拐走,于凄风苦雨中长到十三.又被卖给冯渊,竟遭遇薛蟠抢亲,为奴为婢是、当牛作马,直至后来被夏金桂毒害,郁郁成疾,至使“香魂返故乡”。这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黛玉命运何其相似!虽然林黛玉享受着“锦衣玉食”,但忧病缠身、爱心无依,最终也“冷月葬花魂”。写香菱的命运结局,实际上隐含了黛玉的凄凉人生结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