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很有发言权,因为我就是搞教育的。这种例子太多了,尤其在学龄前的儿童中居多。主要原因就是家长缺少理性的高估自己的孩子,过分夸张地赞美,使得孩子渐渐长大后,对自己有了真实的认知,发现落差很大。从而造成自卑心理,能力往往还会比一般孩子更差。
我们班有个外号小天才的男孩,成绩年年第一,临小学毕业的最后一年喜欢上了篮球,初中就整天逃课,家里也不管,就走了体育特长生,但是初中基本不上课,体育过了,文化课没过,就辍学了,现在在网吧当网管。
我当年初中同学,初一是全校三好学生,曾经骄傲的说我什么都不如他,认为自己太聪明了。初二开始和社会上一些小混混在一起,初三我考上了重点高中,他没考上。我高二那年他强奸多名幼女被判无期!
闺蜜小学时候学习超级好,一直都给我辅导功课,初中喜欢上了一个男孩,那个男孩经常逃课,闺蜜也跟着逃课,后来高中没考上,两个人到了法定年龄就结婚了,都没有上大学,现在在厂子上班。
我小时候就是很爱学习,经常借同学家的书看,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能看懂初一的课本知识,后来很多同学出去打工,家里一看可以赚钱,就不让我上学了,然后就跟着爸爸的朋友出去打工了。
从小玩儿到大的小伙伴就从小特别聪明,小学的时候年年得第一,后来父母离婚,他跟了爸爸,后妈不让上学,就跟着家里做生意,我上高一那一年他们家破产,他爸和他都去工厂打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