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谁受不了?衣服穿在我身上,你受不了?没办法了,忍着!
讲真,汉服我一堆,大广州这地儿我也很经常穿着出门,我没发觉多少人觉得接受不了,他们会好奇倒是真的。
至于现在穿汉服出门的少,那真不是因为别人不喜欢受不了,而是因为,汉服的衣服款式都比较繁复,你就算是简化再简化的汉服,穿着出门都会比平常的衣服要麻烦。
我简单扔几颗栗子。
比如,现在大夏天,汉服材质再薄再好,也是很闷的,大夏天里你死也穿不出仙飘飘的感觉的,随便走几分钟就大汗淋漓,怎么仙得起来?当然你如果全体二十四小时呆在空调房室内,当我没说。。。。。
再比如,你上个班下个班,早高峰晚高峰,挤起来你会担心自己最好衣服都被扯走,最后到了公司你只怕是要裸奔了。。好,是有点夸张,但不方便是真的,袖子宽、裙摆宽、还有一堆各种绳子,被人一挤,上车袖子裙摆在前边,人在后边,尴尬!下车袖子裙摆已经出去,你人还在车上,一关门。。。尴尬!人家要下车,哎先生小姐等等!你还我衣服带子!我还不想下车!
再再比如,终于去到公司了,坐下来打开电脑上班了,一坐下,袖子变抹布,裙摆变地拖。。。。
再再再比如,次饭了,跟同事一起出去下馆子,看别人大大方方地夹菜,你呢?站起身来,撸起袖子,捂着带子,伸长脖子,才夹一根菜。。。
我就不比如了,大家自个儿想象一下吧,汉服是好看,我自己也喜欢,但不适合日常是事实,当然,千金大小姐例外,人家穿什么都可以是日常。。。。。
1.社会包容性
国内仍旧存在比较多的那么一小搓人,对待一些不寻常的事物时,往往喜欢围观及指指点点,素质底下的在当事人面前露出犹如去动物园看猴子(当然住在动物园的小动物也不应被这样对待)的不尊重。
以此可类举某些围观跳楼问你怎么还不跳的,拿光爱心冰柜的冰饮的……
求同去异是一种避免麻烦的生活方式。
2.汉服价格
汉服不普及导致实体店极少,初入汉服圈网店不敢买,去了比较火的一家网店的实体店看过,质量有些差强人意(纱质较多,机绣品质一般),但价格喜人,夏装一套下来价格在600-800之间。
3.贵圈有些人真的……
加了几个同好群本想咨询一些入圈的注意事项和准备,顺便有没有可能勾搭到几个本地可以一起穿衣出街的妹纸。(当然这可能仅仅是我运气不好)
莫名发现汉服圈里有一部分人穿汉服穿出了极大的忧国忧民般的优越感。
诸如:
剃发易服刚开始的时候,都城的人们看到韩国的人穿汉服还激动不已,暗自垂泪
几千年被几十年推翻了,可悲
清中期的时候,人们就开始觉得马尾辫和长马褂是中国人的固有服装了
这说明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要你愿意去做
不想被教育不爱传统,退避
文化是一个整体的,不是简单的着装形式,还包括居住环境、文化氛围、群体认同等等。
汉文化讲究的是内在平和举止中正,是一种代表“静”的文化,在现代大都市浮躁的环境中自然是非常突兀的。特别是现代建筑和居住环境与自然隔绝,清逸的汉服显得格格不入。曾经看到过一个女生非常执着的每天穿着汉服出门,但她经过的街道不仅谈不上对于古文化的保留,堆满了垃圾连起码的卫生都达不到。试问这样的环境又怎能体现汉服的美?
穿汉服对人的品貌举止也是有要求的,否则也很难体现出汉服的美,因为它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并不仅仅是为了保暖,更不是为了时尚。如果这种基本的文化没有得到普遍继承,试问又怎能有人愿意日常去穿汉服?
此外,汉服由于已经退出现代服饰舞台成为历史,而未进行合理的改良,所以样式上确实不太适合现代人日常穿着。
穿汉服并不像和服和韩服那样,因为衣服结构而强制性的改变行走或坐卧姿态。
穿着汉服需要的是由内而外的气质与姿态,汉服宽大无多束缚,想穿出好看的效果还是需要个人气质与姿态衬托。
古语沐猴而冠,也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代服饰有气质加成的效果,但是没有改变气质姿态的效果…
韩服和服谁穿上都是有模有样的,只要是黄种人,不开口你就分不出国籍,汉服则不同,古代那些小国寡民穿上汉服也没上国那份气质。
现代人也不具备这份气质,穿出来的效果着实不咋地,还得靠颜值支撑,深入了解一下汉文化,当时的社会文化以及风俗面貌,根本不是我们现代人能比的。
当局也不会支持汉文化复古,以当时的民风思想,崇尚的就是武力尚复仇以及忠君思想,除了君主公侯,谁惹我我砍谁的彪悍复仇民风,现在我国没有君主,起码明面上没有,一旦复古,举国皆平等,全民都能砍,咱们能活下来一半就不错了…
真有个活生生的汉思想传统的汉人出现在你的视野里,就问你怕不怕…
当问到为什么觉得汉服好看,自己却不会穿,很多人都会说不方便,觉得自己气质不适合。其实汉服里还有很多适合日常活动的形制,古人不也是这么穿过来的吗。
我认为,现在汉服运动还处于初期,推广范围较小,一般给众人的印象还处在:汉服就是广袖大袍、仙气飘飘。甚至于提及汉服就以为是古装仙侠剧里的系服或者影楼装。
总而言之,汉服运动任重道远,希望能够在研究的时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布料、花色方面与现代社会融合,有利于广大群众接受并认可。
当然,要先做好复原,系统的汉服体系遭遇过断代,很多东西都还需要慢慢摸索研究。我认为只有做好了传承,才够资格谈创新。
希望各位同袍能够积极的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一起加大宣传力度,让汉服活起来!
因为绝大多数所谓汉服提倡者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汉服,你觉得他们分的清汉服,唐服,宋服,明服的区别么?甚至连这几个朝代都分不清,“汉服”热应该是和近些年流行的仙侠剧和穿越剧有关。在汉服提倡者眼里那些电视剧里的服饰就是汉服,然后粗制滥造了一套所谓的宽袍大袖“汉服”,上面各种朝代的元素图案。穿着现代的鞋子明代的裤子唐代的上衣,还戴一朵宋代的红花。这就所谓的汉服了?我看过考究的华夏服饰展,那种才叫弘扬中华文化,整个过程让人肃然起敬。那些胸无点墨对传统文化一点也不了解却把几个朝代服饰拼凑一下(更多是自己发明臆造)就穿在自己身上的人,还不能让别人恶心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