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很正常啊,一代天子一代臣,而且称王的想法都很难预测的。
因为伍次友虽然才思敏捷、忧国忧民、洒脱,这些却是在他不知道康熙身份时的表现,他虽然才思敏捷,却还是没看出康熙的真实身份。等他知道康熙皇帝身份的时候,他对康熙皇帝也就不在像之前那样,开始有种隔膜、有种压抑的感觉。
当然因为伍次友确实有才,所以康熙皇帝很想留伍次友在身边,让他帮助自己。但是伍次友此时看淡了官场的功名利禄,而不愿留在康熙皇帝身边。
自来君王都是如果对方是个人才,却不能为自己所用时,总会以既然不为自己所用,也就不能为别人所用的想法。
是真想杀死的,因为这个人已经影响到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康熙被称为千古一帝,不可能看着自己的百姓毁在这个人的手里。
伍次友最终的目的是想报仇,这样的目的让康熙皇帝确实想动过心思杀他,但由于其出众的才华而没有行动哟。
伍次友为报父仇、告到鳌拜为目的,被苏克哈萨当成枪杆来对付鳌拜,也因此而成为康熙的老师。真所谓伴君如伴虎,伍次友屡次邀功索要苏麻喇姑做妾,故此与康熙形成了夺美之势,犯了大忌。后来,他的权利越来越大,皇帝对他产生了顾及,就产生了杀心。伍次友最后以出家躲过了一劫。
俗话说得好,卧榻之旁启岂容他人安枕伍次友这个人太过聪明,又太了解康熙的心思,这样的人康熙是不能允许在自己身边长久的,留在身边的又因为伍次友对康熙青梅竹马的侍女苏麻拉姑青睐有加更加触怒康熙。所以康熙是真的想杀他,不过因为伍次友在诛杀拜中和朝堂之上都为康熙立下过汗马功劳,还有伍次友不想,做官,所以康熙才没有痛下杀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