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上化学实验课,老师说,你们做的实验都这么简单,有啥难度?等你们上了大学,学化学的,做那有机化学,那才叫有意思!穿着白大褂,旁边一个椅子,装置一搭,开始反应,反应三四个小时都是短的,你呢,就往椅子上一躺,该干嘛干嘛,看下表,时间到了,起来捣鼓捣鼓,差不多了,吃饭去。多得劲,那时候天天上课,做卷子,写作业,好不容易上个化学实验课,能美死人了,没想到大学化学实验课这么好玩,还有椅子,还往上面一躺,多么惬意啊。
氢气爆炸实验,化学老师让同学上来,当时才认识没多久都很拘束,全班没人敢举手,作为班长的我以身作则,打破尴尬举起了爪子,然后老师看了我一眼说要男生先来。然后化学课代表就上去了,他不负众望成功爆炸了。我在第一排看着可带劲了,有一次举起了手,老师终于抽我了我上去兴致勃勃地点燃,然后一秒两秒三秒。。。老师为什么还不爆炸?我很好奇的看着躲在门边的化学老师,她沉思了一下说:“恭喜你试验成功了”我……我才知道原来氢气爆炸实验的目的是使它不爆炸
有一个实验是阐述可乐对牙齿的危害。具体来讲,就是把一个鸡蛋放在可乐里,另一个鸡蛋放在清水里,10分钟后取出,两个鸡蛋相撞,在可乐泡的鸡蛋会碎,清水的不会。由此希望小朋友为了保护牙齿,不要喝太多可乐。这个实验是我的好基友负责的,我们其余人都坐在下面旁听。准备一切顺利,泡鸡蛋,取出鸡蛋,撞击,一气呵成!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啪一声清水鸡蛋碎了,可乐党毫发无损!小朋友们也是预习过的,看见这个结果,小朋友们惊呆了。
初中,学碳那一节,老师说,生活中的铁东西,都不是铁,那是钢,钢里面有碳,所以说,他指着窗户问“这是铁窗户?不对,这是钢窗户!”然后指着黑板擦盖,"这是铁黑板擦?不对,这是钢黑板擦!"估计上头了他,继续问,指着门,“这是铁门?不对,这是钢门!”,钢~~~钢~~~门,肛~~~肛~~~~门,然后全班哄堂大笑,估计他也没想到,2秒中以后,他也低着头笑了。
配王水,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熟练的将浓盐酸倒进了浓硫酸。瞬间,一朵酸不溜叽的白云铺面而来。来不及反应猛吸一口,瞬间懵圈了,但还是条件反射的冲到水龙头前,用鼻子吸水,吸到眼泪哗哗流,那感觉,酸爽!从此以后,冬天开空调,鼻子水像自来水一样流淌,控制不住,自由自在;春天,路边的野花别说采了,闻着味儿都不行,鼻子打喷嚏能使出洪荒之力。过敏性鼻炎由此而来。
初中化学课,老师在讲水通电分解的知识,拿了一个装置,当然里面是有水的,有一个熊孩子女趁老师在黑板上写东西把电通上了,老师打算拿讲台上的粉笔,不小心把装置碰倒了,蓝色的火焰在我们的注视下倒在了酒精棉上,在酒精棉不远处有一堆易燃易爆粉末(火药??忘了怎么来的了)(距离也不近,但是放置的两张纸是重叠的)跟讲台上的书本纸张等引发了一连锁的物理化学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