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节约 平时写字用的纸,在造纸厂里生产出来是一卷一卷的。展开以后会是一个很长的长方形。 想要切割成矩形的纸张没有问题,但要是想从中取圆形的纸片那就比较糟糕了。 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如果我们想在平面上取圆形,是会存在缝隙的。因为圆形不是密铺图形。在长宽都能满足的情况下,对齐切割会造成21.5%的废料。也可以选用交错摆放的方式,但在不考虑边角损失的情况下,废料比也有4.9%,实际值肯定要大于这个数。2.不方便 方形纸张,觉得大了可以对折裁剪,也可以用手撕,得到的仍然是长方形的,嫌尺寸不够的话可以把几张纸粘连在一起变成一张大的。换作是圆形的纸的话,从大的裁剪到小的需要先用圆规作图,再用剪刀裁剪,非常麻烦。这还算好的,要是我们想把小号纸张加工成大的,手里拿着纸,那真的是不知所措。3.不实用 好吧,假如我们不在乎前两条,生产出了圆形的纸张,现在问题来了:a.是从上往下写字还是像玩祖玛是转着从外向里?b.写好的纸,装订成册该从哪里下手?c.装订好的书,摆在书架上滚动怎么办?实际上纸牌不是方形,也不是圆形,而是更加“完美”的圆角矩形。4.节约材料 首先,从标准化的角度来说,同批次的纸张最好都是相同的图形,而从利用率上来说,能实现单一图形密铺的自然最好。
因为古代人类造的纸就是方形的,而且方形确实有优势。在人类开始使用纸张之前,我们采用纺织品来记录文字。而纺织品由于其工艺特性,织出来就是方的。而且方形确实也有利于放下更多的内容。(大部分文明都用方形的载体来进行记录)按照传统的造纸工艺,是需要把纸浆放置在纱网上滤干晾晒的。你有没有想过纱网的框做成什么形状是最方便而又稳固的?更何况人类以前就知道方形的好处了。 到了今天,根据现代工艺,其他答主已经贴了不少图了。你设想一下,一张长度超长的长方形纸,以什么形状进行切割是浪费最少的?
1. 从纸料的利用率来说,矩形的利用率明显高于圆形,使用圆形的话,边角料太多了。2.从整理效率来看。一叠文件散在桌子上,你把他们全部正面朝上,归拢整齐。页眉方向一致的概率,正方形纸张是1/4,长方形是1/2,圆形是1/360。都用圆形纸的话,嗯,秘书小姐会哭死的。3.从储存来说,柜子一般是矩形的。当然是矩形的纸空间利用率最大。4.还有啊,纸张还要装订的。方形纸,从中轴线或者沿长、宽装订,都能稳定的固定住。圆形纸,沿着圆周固定的话,固定点太少,非常不稳定。固定点太多,不好翻页。按照中轴线固定的话,装订好就不是你爱的完美的圆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