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阶梯,是载具,是通往真理的道路,是上升到更高平台的升降机。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得高才能看的远,有更广阔的视野才能reveal一切。假如世界是一个多层空间,100层的大楼。你在50层用完全部精力探索完毕后,开始描述总结,这是在哲学ing。51层的世界你暂时无法探索,为了抵消焦虑,于是又衍生了宗教。有了哲学和宗教提供的框架和安全感,你可以在50层稳定繁衍,永恒轮回。而科学就是通往上层的电梯。
所以一个人的思想版本新旧程度就在于他如何看待科学与哲学&神学的关系。人是各种感应接受器的总和。科学拓展了接受范围和渠道。有高级别的望远镜才能看到更远的宇宙,有显微镜才看到更细致微小的生物。你必须观察到现象才能开始思考。没科学你永远都在洞里讨论墙上的影子。
科学就是探索世界的挖掘机,是飞向太空的火箭,是挖向地底的钻头。以前哲学家都是兼科学家,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所观察到,尝试给something of the world下定义范式。而现在纯粹的哲学家对于世界的认知都是二手的。科学在加速发展的时候,科学家的理论更新都日新月异,自身迭代速度很快。
人类原装出厂的生物大脑也差不多接近性能上限,对于仅用原始大脑进行思考的哲学家们一点都没发现自己的生产工具已经落后了吗?哲学这片领域要么是吃老本,要么是研究议题和关注的领域一点都不让人excited。哲学家就好像用古老编程语言开发项目的码农,以往的大哲也造许多了轮子,开发了许多套实用性的工具(理论),留下了宝贵的legacy。对于这些遗产就应该经过反编译解构、算法优化后压缩成精简的“知识模块”,把哲学理论常识化供大众调用,提高社会文明等级。
而且个人非常看不起语言这种信息表达工具。比如你在知乎安利歌曲的时候,你直接贴一大段歌词,对于没听过的人直接阅读文字并不是很容易进入表达主题,get到那个点。我是很少给纯文字的答案点赞的。同样的信息接收时间,一段MV传达的信息量要比单纯文字多得多,观众也更容易融入。正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也是我喜欢做MV的原因,当然这也是题外话了。再比如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假如我要告诉你一件很复杂的事的经过,比起文字,我直接用全息投影,给你放一遍监控录像就行了。更高效更魔幻的手段,把我脑中的回忆杀在你脑子里过一遍。演绎优于文字说明。或者说直观体验的“信息写入速度”大于理论逻辑的“写入速度”。
哲学这种单纯基于语言系统的传递智慧的方式,以后注定是要落后的。我看哲学的某些作用就在于反思纠偏,使整个人类前进时因浮躁而扬起的、蒙蔽了双眼的“尘土”得到沉降,即使因科技加持而一路狂奔也仍然脚踏实地,不要走火入魔。科学是油门,而哲学是方向盘和刹车。当然前进方向没出偏差,哲学就是无用之用。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就如同人类与AI的关系,前者孕育了后者,并不断被后者超越和替代。我觉得海德格尔因为处于那个时代,他还在为“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焦虑。而我们这个AlphaGo已经打败了柯洁的时代,未来主义者们早已经开始“不做为人的存在”的思考。许多人都在调侃手机是人的另一大器官,未来多半真的是这样。
其实很多时候作为局内人,很难去分析出那些所以然。
是否奴隶暂且不论,因为其中的哲学意义不是大部分人能洞察和分析的。但根据我以及身边人在学术圈的工作经验来看,科学从业者的职业化,比如学术圈中的研究人员的职业化才是现阶段最大的问题。现在的科学家对资源(钱,人,原料等)的追求越来越直白化,这在物质社会理所当然。
而同时,一些并不适合科学研究的人因为科学研究领域的种种好处(比如所谓的稳定,压力不大,易于移民等等等等)而进入这个圈子,就会越来越将科学研究当做一个职业,而不是真正的出于对知识,研究的渴求。表现是什么呢?就是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像商人,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在意的第一个方面是好处怎么分(资助,发论文的署名等等等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利用学校或者相应研究机构的资源做自己的商业化的事情,又或者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
那些认真做研究的未必拼得过这些商人。而外面的世界也越来越意识到这帮人只是在经商。想解决问题?还不如自己雇人做。技术发展,其实就是商业发展。大家都是钱的奴隶罢了。
其实用马克思的“异化”这个概念就很好理解 ,任何被异化的事物都会模糊人类的初衷。爱情的异化导致爱情的奴隶,价值的异化导致拜金,友谊的异化导致真正的孤独,科学的异化导致唯科学主义,真正科学家并不是奴隶,他们是真正的勇士,在他们眼里,科学不是工具,所以就不会被异化,科学和哲学一样,将思辨具体化,不仅见证自己的理性,也见证自然的神奇,他们是求真者,被异化的是被科学技术统治的大众 ,忘了自己的追求或者根本没有追求。海德格尔说的那句话其实也是愤慨之词,他不是对科学的失望,而是对被科学技术统治的人的失望。海德格尔的哲学是比较纯粹的,但也有不少形而上色彩,和庄子的哲学比较接近,主张天人合一,富有诗意和神秘感。
也许这个奇迹是个例外,也许整体数学和整体数学公式,是互联网时代在中国发生的奇迹,整体数学公式和过去任何数学公式不同的是整体数学公式也是整体宇宙学定律,宇宙可能来自真空量子起伏,所谓可观测宇宙的外面就是真空,真空与可观测宇宙是一体的,能够启发人们对宇宙人生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