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墙板”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970-前930年,以色列王国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时代。所罗门继承大卫的王位后,为至高神所建立神殿,其主体为磐石所建成,内部则用上等的香柏木整体包裹,不露一点石头,并称其为“护墙板”。
由此可见,护墙板并非现代产物,而是有着非常深远的文化历史与意义的。护墙板拥有良好的恒温性、降噪性,不仅能有效保护建筑墙面,又具有极佳的装饰性,把原本不平整的石头墙面遮挡在护墙板的背面。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护墙板的设计更是多样化。所以,护墙板一直都能受到贵族们的喜爱。
而现如今,建筑结构大大改善,在装饰材料繁多的市场上,护墙板再也不是装修的必需品。然而,不论其尊贵的象征,还是奢华的气质,依然能够吸引大部分成功人士的眼光。而且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追求,更趋势于精神追求。如此一来,护墙板就又一次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护墙板的发展经历过多个时期。从埃及家具开始盛行的时期,经历过巴洛克、洛可可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直到现今。而且护墙板的风格不仅仅局限于西方国家风格,更融合了神秘的东方风格。整面墙均做造型的,我们通常称之为:“整墙板”。整墙板一般用来做背景墙,隐藏门比较多一些。也有的为了整体效果更具品质,也会整屋做整墙板。整墙板的构成大概分为三大部分。一组常见的完整护墙板可以分别由“造型饰面板”、“顶线”、“踢脚线”组成。当然,根据不同风格和造型要求,整墙板的结构亦可以不仅仅局限在这三大部分。而对于整墙板而言,其设计的常见基本特点就是尽量实现“左右对称”。
木护墙板、木墙裙施工工艺流程:处理墙面→弹线→制作木骨架→固定木骨架→安装木饰面板→安装收口线条。木材的木种、规格、等级应按设图纸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骨架料一般用红白松烘干料,含水率大于12%,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不得有腐朽、节疤、劈裂、扭曲等疵病。并预先经防腐处理。
面板采用进口木饰面板,厚度3MM的夹板,颜色、花纹要尽量相似。用原木板材作面板时,同样采用烘干的进口实木,含水率不大于12%。其厚度为:不超过150MM宽时,板厚不小于15MM;需要拼接的面板,厚度不小于20MM,且要求纹理顺直、颜色均匀、花纹近似,不得有节疤、扭曲、裂缝、变色等疵病。
面板不论是原木反或夹板,均应挑选颜色、花纹近似的用在同一房间内;安装护墙板时,木板的年轮凸面应向内放置,相邻面板的木纹和色泽应近似。
裁板时要略大于龙骨架的实际尺寸,大面净兆,小面刨直,木纹根部向下,长度方向需要对接时,花纹应通顺,其接头位置应避开视线平视范围,木护墙板拼缝一般离地面1.2M以下。同时,接头位置必须在横龙骨上。木护墙板需要分块留缝时,如设计无要求,一般可做成6-10MM的平槽或八字槽,槽的位置应在竖龙骨架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