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 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 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 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
板缝尽量为40, 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 尽量采用宽板, 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 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 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 配双向φ6 @ 250, 混凝土C20。纯框架结构一般不需要加整浇层。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
(1)结构布置 在结构布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①尽量减少板的规格、类型。 ②应优先选用宽板,窄板作调剂用。 ③板的布置应避免出现三面支承情况。 ④按支承楼板的墙或梁的净尺寸计算楼板的块数,不够整块数的尺寸可通过调整板缝或于墙边挑砖或增加局部现 浇板等办法来解决。 ⑤遇有上下管线、烟道、通风道穿过楼板时,为防止圆孔板开洞过多,应尽量将该处楼板现浇。 (2)板缝构造 板块之间离开一定距离,以便填入细石混凝土。对整体性要求较高的建筑,可在板缝配筋或用短钢筋与预制板吊钩焊接。 板的侧缝下口缝宽一般要求不小于20mm,缝宽在20~50mm之间时,可用C20细石混凝土现浇;当下口缝宽为50~200mm时,用C20细石混凝土现浇并在缝中配纵向钢筋。 (3)板与墙、梁的连接构造 预制板支承于梁上时其搁置长度不小于80mm;支承于内墙上时其搁置长度不小于100mm,支承于外墙上时其搁置长度不小于120mm。 (4)楼板上隔墙的处理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上设立隔墙时,宜采用轻质隔墙,可搁置在楼板的任何位置。若隔墙自重较大时,如采用砖隔墙、砌块隔墙等,则应避免将隔墙搁置在一块板上。
1.板的类型:常用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根据其截面形式可分为平板、槽形板和空心板三种类型。 板缝的处理:板间侧缝的形式有V形、U(单齿)形和槽(双齿)形。其中双齿形有利于加强楼板的整体刚度。板缝能起到传递荷载的作用,使相邻板能共同工作,但施工较麻烦。
①当其缝小于30mm时,用细石混凝土灌实即可。 ②当板缝大于50mm时,应在缝中加钢筋网片再灌细石混凝土。 ③当板缝为120mm时,可将缝留在靠墙处,沿墙挑砖填缝。 ④当板缝大于120mm时,可采用钢筋骨架现浇板带处理。 2.板的布置方式板的布置方式应根据空间的大小,以及尽可能减少板的规格种类等因素综合考虑,以达到结构布置经济、合理的目的。板的支承有板式和梁板式,预制板直接搁置在墙上的称板式布置,若楼板支承在梁上,梁再搁置在墙上的称为梁板式布置。 3.楼板的细部构造a.板缝的处理b.板的搁置及锚固预制板搁置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不少于90mm;在梁上的搁置长度不少于60mm。为了增强楼板的整体刚度,特别是地基条件差的地区或地震区,应在板与墙以及板端连接处设置锚固钢筋。
1. 预制板宜纵向安放,使结构为横向承重体系或横、纵向承重体系,不宜纵向承重体系; 2. 砌体结构中,各块调整完的总宽,板边不得压在墙或梁上; 3. 板间的间距,板底最窄缝不得小于25mm,用不同宽的板调整;实在有宽缝应按规定加钢筋吊 模现浇。框架结构有柱子靠不拢的大缝,应在图上画出现浇带,加钢筋与梁一同现浇; 4. 板头与另跨板头的顺板缝里加锚拉钢筋;砌体结构中板长大于3900的沿墙加锚拉筋于板面(90°弯折挂进板缝); 5.板的支承长度不得小于10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