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观赏点的庭园引导视线往返穿梭,从而形成动感,除坐观式的日式微型园林外,几乎所有庭园都应在这一点上做文章。动感决定于庭园的形状和垂直要素(如绿篱、墙壁和植被)。如正方形和圆形区域是静态的给人宁静感,适合作座椅区,两边有高隔的狭长区域让人急步趋前,有神秘性和强烈的动感。不同区间的平衡组合,能调节出各种节奏的动感。使庭园独具魅力。在安排植物组合时,设计人员首先要对植物材料的颜色、外形、规格、叶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之后再进行搭配组合,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景观效果。分析所有经典组合的搭配原则,不难发现,将植物的相同点笔差别进行巧妙融合,是营造最佳景观效果的关键。
(1) 忌毗邻太近过于拥挤。凡是满足日照和通风两大要求的间距,就是 合理的。它是随着纬度、地形、住宅高度和长度以及住宅坐向等因素变化而变 通的。理想的要求是前后间距等于楼房高度,并肩间距等于楼房高度的一半。(2) 忌舭邻杂乱参差不齐。如果毗邻整齐划一,高矮相当,则呈现出建筑景观美。这种景观反射到人们的心理上便是平等互助,和睦相处,因此便于 建立和睦的邻里关系。如果毗邻布局错乱,高矮参差不齐,则不仅不美而且会 反映到人们的心理上相互歧视而造成隔阂。(3) 忌舭邻污染诸多不利。住宅近工业区有诸多不利,灰尘、废气、废 水和噪音对住户的影响是极其明显的,尤其是对婴幼儿和老人。民宅布局,也 强调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后山不能太高,忌坐山冲主。前山之 形求吉,也不能高,高则欺主。主屋必须高于厢房,即奴不可欺主。单家独院 时,其院落宜在东北或东南方位开门,忌在公路上直接开门。庭院设计是借助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各种手法,使得庭院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满足人们的各方面需求的一种设计;如果想取得与专业园林设计师的作品相媲美的效果,就需对庭园设计一些基本原理有所了解。庭院设计对别墅区的庭院来讲,这包括三个方面:庭园应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能利用的部分尽量借景,不协调的部分想方设法视觉遮蔽;庭园应与自家建筑浑然一体,与室内装饰风格互为延伸;园内各组成部分有机相连,过渡自然。
庭园的各构成要素的位置、形状、比例和质感在视觉上要适宜,以取得“平衡”,类同于绘画和摄影的构图要求,只是庭园是三维立体的,而且是多视角观赏。在庭园设计上还要充分利用人的视觉假象,如在近处的树比远处的体量稍大一些,会使庭院看起来比实际的大。苏州的网狮园为了达到水波浩渺的扩大感,而把水域周边景观按比例缩小,也是同理。色彩的冷暖感会影响空间的大小、远近、轻重等。随着距离变远,物体固有的色彩会深者变浅淡,亮者变灰暗,色相会偏冷偏青。应用这一原理,可知暖而亮的色彩有拉近距离的作用,冷而暗的色彩有收缩距离的作用。庭园设计中把暖而亮的元素设计在近处,冷而暗的元素布置在远处就会有增加景深的效果。使小庭园显得更为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