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是茶园增产提质,促进茶树生长的重要措施,其方法有根部施肥和叶面施肥两种。施肥根部施肥有基肥和追肥之分,叶面施肥主要用于追肥。根据茶树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茶树施肥应掌握以下原则,即重有机肥,实行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重基肥,实行基肥与追肥相结合;重春肥,实行春肥与夏、秋肥相结合;重氮肥,实行氮肥与磷、钾肥相结合;重根肥,实行根肥与叶面肥相结合。基肥:每年或隔年施一次,或采用隔行施,于地上部茶树开始休眠时施入。通常实行沟施。幼龄茶园每亩每年施堆、厩肥10—20担,或饼肥50—100kg,过磷酸钙25—50kg,硫酸钾10—20kg。采摘茶园每亩每年施堆、厩肥30—50担,或饼肥100—150kg,并隔年施过磷酸钙75—100kg,硫酸钾15—25kg。对高产茶园来说,要根据具体条件而论,一般来说,每年每亩施各种土杂肥、堆肥或厩肥等不少于100担;追肥:在生产中,每年施2—3次,通常在每季茶开采前20天左右施入。年施2次追肥的分别在春茶前和夏茶前施入,施肥量比例为60%和40%;年施三次追肥的分别在春茶前、夏茶前和秋茶前施入,施肥量比例为40%、30%和30%,或50%、25%和25%。肥料以化肥中的氮肥为主。根据茶树鲜叶中的含氮量分析,结合茶树对氮素的吸收率和雨水淋溶损失,一般成年采摘茶园,每生产100kg干毛茶,大约要还给茶园土壤10—15kg氮素;叶面肥:茶树所需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靠“主渠道”根部,但茶树叶片也有吸收养分的能力,特别是在土壤发生旱害或湿害的情况下,茶树根部吸收受阻,可以通过叶面施肥补充必要的养分。
轮作能均衡利用土壤营养元素,提高肥效。不同作物对土壤的营养元素有不同的要求和吸收能力,如稻、麦等禾谷类作物,对氮、磷、硅的消耗量相对较多,而对钙的吸收量少;烟草、薯类作物则对钾的消耗量较多;豆类作物对钙和磷吸收量较大,对氮的吸收也不少。因此,长期连种对土壤养分要求倾向相同的作物,就会引起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由于各种作物生物学特征的差异,决定了其对土壤有机质积累与消耗的不同。如绿肥能在土壤中积累大量的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结构。豆科作物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游离N素,丰富土壤中的N营养。十字花科作物的根系分泌物能分解土壤难溶性P,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效P的含量,将这些作物合理轮作,能避免土壤养分的偏耗,提高土壤肥力并获得作物高产。
美国作物营养协会对缓释型肥料的定义为:所含养分形式在施肥后能延缓被作物吸收与利用,其所含养分比速效肥具有更长肥效的肥料。此外一般如果花盆所用土为花土或者腐殖土的话,基本不会失去肥力,偶尔使用其他肥料追肥一下即可。腐叶土(Leaf Mould),腐叶土又称腐殖土,是植物枝叶在土壤中经过微生物分解发酵后形成的营养土。也是常见的花木栽培用土。腐叶土自然分布广,采集方便,堆制简单。有条件的地方,可到山间林下直接挖取经多年风化而成的腐叶土,也可就地取材,家庭堆制腐叶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