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透再浇”,好像无论我们去买什么绿植,问卖家怎么养才不会死,他们总是会甩给我们这四字宝典。
他们说的也没错,只要遵循这个原则,不发生病虫害,绿植就不会死。
但是难就难在怎么判断干透,也就是多肉是不是缺水了。
下面我就根据我自己入坑三年的经验,来说说我平时的判断方法。
1、记录法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新手,我在一开始没什么经验,结果徒的徒,黑腐的黑腐之后,痛下决心,为自己的每一盆肉肉做了编号,然后每次浇水都做记录。
每次浇水相隔10-15天左右,把握这个原则,基本上在春秋生长季节能适合大部分肉肉,休眠期控水就不大适合了,那个要靠经验。
2、根据状态判断
养的多了,如果都采用记录法还是挺烦的,失去了刚开始那股劲头,这时候我更多的是根据经验来判断。
肉肉还是很坚强的,怕涝不怕旱,总体遵循宁愿让它干也不要浇多了水就不会有事。
如果有徒的迹象,就要延长浇水间隔了,光照是要天时配合,而浇水量多少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
长时间不浇水,想知道到底缺不缺水,其实很简单,捏捏底下的叶子看看就知道了,如果有点发软,那就是缺水的表现。
有些多肉会表现的更直观,部分叶子发黄甚至枯萎,或者皱巴巴的,这些都是缺水的表现。
这时候浇一次透水,过一个晚上看看状态有没有恢复。如果只是缺水,一般一两天就能恢复,不然的话就有可能是根出问题了。
总之,多肉不怕缺水,就怕涝,多观察多琢磨,实在把握不准就等出现缺水状态了再浇水也来的及。只有多经历极端才能更好的掌握浇水节奏哦。
养多肉很多人最可恼的应该就是不知道如何浇水,浇少了,多肉干死,浇多了,多肉徒长变形。所以才有浇水三年功之说,浇水对于养多肉来说真的是一门技术。所以,如何判断多肉是否缺水,来确定是否浇水至关重要。常用的方法有几种,一种是根据多肉的状态来判断,一种是通过观察盆土来决定。
根据多肉的状态来判断,意思就是让我们学会观察多肉叶片。一般水分充足的多肉叶片是饱满而厚实的,一段时间没有浇水,多肉的叶片开始变得有褶皱,这时候就可以浇水了。叶片变软编皱这就是多肉给你的信号,告诉你该给它浇水了。也可以通过用手轻轻的捏一下来判断,多肉叶片捏上去软软的,说明缺水了。因为有一些耐旱的品种,叶片比较缺水变薄变软,但是肉眼判断不容易发现,但是手感上差别就会很大。判断是缺水后就要一次给足水,浇了之后,过一两天多肉的叶片就会恢复饱满的状态,手感上也会变得硬硬的。
还有就是通过观察多肉的盆土来判断多肉是否需要浇水,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更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可以根据多肉盆土的重量变化,颜色变化等等来判断土壤水分情况。盆土的颜色变浅呈现灰白色,说明盆土里面比较干燥,可以适当浇水。盆土颜色若很深或者变现潮湿,就不要浇水了。根据盆土的变化来判断需要很细心的观察记忆,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便于判断。我们一般常用就是牙签法,方式很简单,就是把牙签插进土里再拔出来看下,根据牙签上的土壤的干湿程度来判断。
多肉浇水往往决定我们多肉的状态,所以真心想要养好多肉,就先学会如何给多肉浇水吧。
个人感觉多肉这种植物对于我这类的比较懒的人来说,还是蛮好养活的,就和仙人球、仙人掌一样,几天不浇水都没什么问题。
但是,有些人十天八天都想不起来自己还有多肉需要自己养活,给它们浇水,这样养多肉的话还不如不养了。寝室的一个室友就是这样的。
有好几次她都是图个新鲜,在校园内的出售多肉的小摊上扫荡了一堆,并把它们待会了寝室,刚开始看着它们生机勃勃的样子确实不错。
但是没人照顾的话就超级可怜了,到了最后,那些小家伙都长得特别高,茎拔的超级长,但是叶肉就剩下薄薄的一层,完全没有了当初那种厚实的手感,完全没了多肉的样子。
我曾经也为它们浇过几次水,看着它们的长势也会很开心,但毕竟不是自己的东西,能想起照顾它们的时候也就是看到它们之后了,还这是挺为它们感到惋惜的,碰上了一群懒懒的主人。
那又能怎么办,没有好的主人照顾,结局便注定如此了,也许自己将来真的不太适合养花、养草的。真心希望那些有那些绿植陪伴的朋友可以对这些小家伙多上点心,看着它们的成长自己不是也有一种成就感吗?
看多肉叶片,用手轻轻捏一下,不缺水的时候是硬的,缺水捏着会软,缺水越严重捏起来越软,叶片也会蔫儿,严重缺水的时候多肉的叶片表面会直接皱起来。
你需要用眼睛去观察盆土表面有无颜色的变化,当盆土表面土壤颜色变浅或者呈现灰白色的时候,表明盆土已经干燥,这时候就可以浇水了。
蔫儿就是吹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