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物体都能够传热,但是不同物质的热传导性能不同。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瓷、木头和竹子、皮革、水都是不良导体。金属中最善于传热的是银,其次是铜和铝。最不善于传热的是羊毛、羽毛、毛皮、棉花,石棉、软木和其他松软的物质。石棉常坐为绝热材料。液体,除了水银外,都不善于传热,气体比液体更不善于传热。热辐射的特点: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0K ,就会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可以在真空和空气中传播;伴随能量形式的转变;具有强烈的方向性;辐射能与温度和波长均有关;发射辐射取决于温度的4次方。
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热传导是固态物质传热的主要方式;热对流总是与热传导并存,只是热对流在直接毗邻发热体表面处才有较大意义;热辐射具有二重性,即热能→辐射能→热能,热辐射能穿越真空传递能量,热辐射能量与辐射面热力学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热传导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其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可发生,但严格而言,只有在固体中才是纯粹的热传导,而流体即使处于静止状态,其中也会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而产生自然对流,因此,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同时发生。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火场中通风孔洞面积愈大,热对流的速度愈快;通风孔洞所处位置愈高,热对流速度愈快。热对流是热传播的重要方式,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影响热传导的主要因素是:温差、导热系数和导热物体的厚度和截面积。导热系数愈大、厚度愈小、传导的热量愈多。热辐射,是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是一种物体用电磁辐射的形式把热能向外散发的热传方式。它不依赖任何外界条件而进行。它是热的三种主要传导方式之一。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温度愈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愈大,短波成分也愈多。
物体因自身的温度而具有向外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能量的本领,这种 热传递的方式叫做热辐射。热辐射虽然 也是 热传递的一种方式,但它和热传导、对流不同。它能不依靠媒质把热量直接从一个系统传给另一系统。热辐射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出能量,温度越高,辐射越强。辐射的波长分布情况也随温度而变,如温度较低时,主要以不可见的 红外光进行辐射,在500摄氏度以至更高的温度时,则顺次发射可见光以至 紫外辐射。热辐射是远距离传热的主要方式,如太阳的 热量就是以热辐射的形式,经过宇宙空间再传给地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