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辊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新型设备的节能效果与球磨机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近年来由辊压机和球磨机组成的挤压粉磨工艺得到了大量推广应用,就辊压机在整个粉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来划分有以下几种:1、辊压机预粉磨系统。2、辊压机混合粉磨系统。3、部分终粉磨系统。4、联合粉磨系统。5、辊压机终粉磨系统。目前比较先进的水泥粉磨工艺基本上采用的都是辊压机预分选加球磨机联合粉磨系统。辊压机自成系统,料饼经粗选粉机分选,粗料全部回辊压机再辊压,由于回料中的细粉已大部被选出,辊压机的辊压作功更有效。分选后的细粉部分作为半成品喂入后续球磨机,粒度小且分布均匀,非常有利于磨机的配球,提高磨机粉磨效率。根据工艺流程主要分为:
1、辊压机+球磨机组成的开流系统
此系统主要由V型选粉机,辊压机,旋风收尘器和球磨机组成。辊压机为闭路循环、球磨机系统为开流系统,辊压机系统放风与球磨机通风共用一套收尘系统。此系统其优点是:流程简单,设备及土建投资较少。缺点要求成品比表面积较高时水泥颗粒中细粉较多,系统电耗较高;特别是水泥温度高,部分石膏有脱水现象;磨机轴瓦温度高,不易控制。
2、辊压机+球磨机(带O-sepa选粉机)组成的联合粉磨系统
此 系统主要由V型选粉机,辊压机,旋风收尘器,球磨机和O-sepa选粉机组成,辊压机、球磨机系统均为闭路系统。辊压机系统设有单独放风系统,球磨机单独通风。此系统其优点:系统水泥颗粒级配比开流合理,产量也比开流系统高,特别是水泥温度较低,水泥品质明显比开流好。缺点是:流程复杂,设备及土建投资较高,另外风机数量较多,增加了系统电耗。
通过对比,由辊压机和球磨机组成的双闭路联合粉磨工艺要优于辊压机和球磨机组成的开路粉磨工艺。下面着重介绍辊压机+球磨机(带O-sepa选粉机)组成的双闭路联合粉磨系统操作控制及参数优化。
联合粉磨系统的球磨机应当如何优化操作参数在联合粉磨系统中,辊压机为闭路,起着传统管式球磨机粗磨仓的作用,后续磨机只承担细磨仓的作用。从辊压机出来进入球磨机的物料比表面积已达200m2/kg,如果原传统管式球磨机的设置不变,就难免出现球磨机电耗过高和过粉磨现象。
为此,重新优化球磨机各项性能参数,就可降低系统电耗,提高水泥质量。1、因为球磨机已无细碎、粗磨的功能,再不需要大直径钢球,因此,大幅度减小研磨体规格至13-25mm,增加研磨体的比表面积。但是,实践表明,研磨体直径不能过小(<13mm),否则产品的颗粒分布范围比终粉磨的还会窄,不利于水泥质量。2、减少研磨体在磨内的填充率,即减小钢球的装载量,因为离球磨机中心越近的钢球,粉磨效率就越低,由此,也成为降低电耗的途径。3、由于磨内任务是单一的细磨,球磨机可以改为单仓即可。4、球磨机的长径比,对于圈流磨,以2.0-2.9之间为电耗最低、产量最高,对于开流磨则在4-5之间。5、球磨机的圆周速度也是根据过去入磨粒度25mm时设计的,随着球径减小及入磨粒度的减小,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1、辊压机喂料挡板在系统设备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完全打开,保证饱和喂料,使辊压机的做功达到70%以上,这样可以提高辊压机的通过量和挤压效果,充分发挥辊压机的做功能力,提高入磨半成品的比表面积。
2、控制适当的工作压力80Mpa左右,料饼质量取决于压力,与料饼厚度无关;在一定压力下,辊压机出料细粉含量(%)不变,但随着通过量增加,细粉绝对量增加。
在80-120Mpa之间细粉量增速最快,平均辊压超过150Mpa细粉不再增加。辊压增加单位能力电耗也增加,并且辊面磨损加剧,为此在生产中应找出适宜的辊压,目前联合粉磨系统在75-85Mpa之间。
3、辊压机侧夹板一定要顶到位一般小于3mm,不能漏边料,最大限度减小边缘效应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