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耕与施肥中耕松土,利于有机物分解。11月至12月应浅中耕3次。初花期与坐果初期各追肥1次。亩施尿素10千克,磷肥20千克,氯化钾1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35千克。
2.花芽分化前期的管理9月上旬移栽的草莓苗,除及时补充水分外,应加盖遮阳网遮荫。网离地面1.2 米,便于人员操作。要及时摘除枯叶、老叶及腋芽和匍匐茎,保持5-6片叶。花芽分化需较低温度和短日照,可在遮阳网上加盖草苫(草帘)。通过揭与盖草苫的操作过程,人工造成短日照的条件及较低温度,促进顶花序和腋花序的分化,时间有月余。
3.灌排方法在开花与浆果生长初期,分别灌水1次。宜用沟灌,使水灌到沟高2/3处为好,让水渐渐渗入畦土,沟内余水排出。草莓种植若天旱,应5-7天灌水1次。用橡胶管前端套上一段金属管进行穴灌,既省水,又能保持畦土疏松。秋季多雨时,应及时排水。草莓园四周应早做排水沟道,使棚内畦沟水能排尽。
草莓属浅根性植物,性喜凉湿润,选择背风向阳,土壤平整,肥沃疏松,排灌水方便的土地为宜,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沙壤土最好。草莓不适宜在沼泽地、石灰性土壤中栽植。这类土壤结构紧密,通气性差,养分不易分解吸收。沙土虽保水保肥力差,但多施肥、勤浇水,也可栽植。草莓可与瓜、豆、菜等蔬菜间作,更适合在高杆作物(如玉米)及幼龄果园或葡萄园进行套种,这样既有充足的光照,又起遮阳降温作用,植株生长旺盛,叶片浓绿,结果良好。草莓与其他作物间作时,可用捕食螨防治害虫。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注意释放捕食螨的时间,释放捕食螨后30天内不能喷任何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