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赚钱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我们每个人都想赚钱都想拥有很多很多的钱,所以都在自己的行业里努力着,可是不是努力就会有回报的,举个例子,我们家里是做家具的,我父母的很多朋友也是卖家具的,前几年的市场很好做,轻轻松松一个家具卖到上万,可是这几年实体家具店虽然有高额的房租,但是却越来越不赚钱。为什么呢,市场就那么大,需要家具的就那么些人,但是做家具的却越来越多,没有什么核心吸引人的东西,就只能一味的选择降低价格来吸引顾客了。
怎么说呢,现在是互联网的天下,实体经济那一套不是不适用,而是已经落后,如果你想赚赚钱实体经济也可以,但是如果你想多赚点,那单靠实体肯定不行,而是一定要有互联网思维了。而恰恰现在喊着钱不好赚的大都是中年人,他们是真的不敢向前走一步,不敢有所尝试,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尝试。
我再举个例子啊,大家都知道黄牛吧,有卖票的黄牛,有倒腾手机的黄牛,只要有那种限量东西的地方都会有黄牛,黄牛靠的就是赚差价,可是呢现在黄牛多了他们也不好做,最近的杭州音乐节,集结了大批黄牛门口卖票,周六周天两天,很多黄牛呢就采用传统的卖票方式,不好卖,毕竟没人第一个找你就相信你给的是低价,还有便衣在抓,有一个大佬,他第一天传统卖票卖不出去,第二天进了一堆农夫山泉,扫码加微信送水,结果半个小时6张票,其实这就是互联网思维。
生意难做,电商不是主要因素,只要在质监,税收方面与实体店一视同仁就行,做过电商的都知道,平台的各种营销费比实体店的成本高多了。最大的根本原因在于普通百姓的钱都被房地产抽干,通过高额房贷,透支了普通家庭未来2,30年的消费,人们现在已经没有了消费能力,实体经济已经没有了输血渠道,而房价越高,房子卖的越多,实体经济失血越严重。这一点从消费指数和居民存款的巨降就表达的很明显了。房价高⇒购房家庭透支未来消费能力⇒实体经济失血严重逐渐倒闭⇒失业潮居民收入巨降⇒贷款违约潮⇒恶性循环。这两年钱是难赚,但还远不是最难的时候,未来几年甚至10几年才是逐渐到最困难的时候。现在又在老调重弹的个税改革促进消费,纯属杯水车薪。房地产已经把改革开放30年和未来30年的成果全部吸走了,实体经济在房奴们还完房贷之前是没有一点希望。更可怕的是,不管是个税改革,限制国企对资源的鲸吞,还是限制房地产,上面都毫无作为。是不能吗?是不愿而已,因为他们个人的利益和这些息息相关。有闲钱的买不了美元就去买黄金吧,未来人民币贬值或许是一条出路,可以变相降低居民负债和还款压力。最后,致上世纪至本世纪最悲惨的80后,为了生活,一同负重前行吧。
因为从08年开始一直货币超发的钱全进房地产里沉淀下来了,以前很多城市里农村里的存款也沉淀到房子里了,还欠了一辈子的债慢慢还,另外就是各种金融空转,一方面资金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资金却进不了实体,实体没有资金就不能有效的转型和研发。生存都很困难,所以倒闭了一批批企业,另一方面老百姓口袋没钱了,消费自然起不来,所以就产生产能过剩,更加压缩利润。但因为人工的成本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机器替代人工,效率更高更快,还是解决不了产能的过剩。1415一直在通缩,1617国家通过环保推高上游资源成本,造成人为的通胀。另一方面通过房地产刺激来解决地方债和企业债杠杆过高问题,把杠杆转移到居民身上。在中国个人没有破产法,所以相对居住负债是安全性比较高的。所以未来三年经济只会越来越差,但我还是祝愿中国能战胜这些困难。因为中国好大家好,中国不好,我们都不会好
我认为咱们中国的经济高速的增长,是以透支国民的消费水平换来的房地产,和制造业看似拉动了我国的经济,其实只是在透支我们的人口红利罢了,看似繁荣的楼市掏空了老百姓几辈子的存款,甚至还欠下巨额债务。而随着人工费用的增长,手工业企业纷纷撤出中国使得人们失去了一大收入来源。没有地方赚钱,存款也花光了,还背着债务。哪里有钱消费。
因为没工作,下岗职工,农民工进城太多,都要生活,咋办,做生意。原来100人里有3--5个做生意的,现在翻过来了100人里3--5个不做生意的。卖的比买的人还多,你说好做不好做。
千限万限不如直接限涨幅,如一平方一年涨幅不得超10,炒房的立马死!涨的厉害搞得全民炒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