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技术措施
1.1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原材料的控制主要从材料的进场、储存以及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规范的要求着手。对原材料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检测,以保证原材料无质量隐患。
1.1.1同一单位工程尽可能采用同一批原材料。选择同一产地、同一品牌、同一颜色的水泥、砂、碎石和外加剂等原材料,原材料干净无杂质,可以有效避免因原材料不完全相同而造成混凝土外观颜色不一致或斑点。
1.1.2加强水泥的现场检查
(1)试验检查:对每批进场水泥都要检查其出厂合格证,并现场抽样送实验室试验,测定其强度、初终凝时间、安定性等指标,只有全部合格才能使用。
(2)储存条件检查。确保水泥储存在干燥、通风、防风雨、防潮湿的地方。地板用枕木铺垫,高出地面至少30cm,水泥进场后应尽快使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防止过期或被雨淋而结块的水泥流入施工现场,这种水泥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且会使浇筑的混凝土有深色斑点,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
混凝土外观的缺陷表现有多种。包括表面不平整,高低不平。部分地方有楼空没有灌到混凝土。墙面有大量气泡。这都和施工的时候操作不当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混凝土是在泥浆状态下进行施工的,它的含水量决定了本次施工混凝土凝固的时间长短。过稀或者过干都容易造成凝固后的缺陷问题。
混凝土过干,在浇灌的过程当中,有一些角落难以被灌入。当模具拆开后就会发现有断梁断柱的现象。混泥土太稀则不利于施工,从模具的缝隙当中流掉,难以成型。所以要想避免外观出现缺陷,第一点就是要控制好混凝土的含水的比例。
其次是模具的施工,严格按照图纸来安装。避免使用变形的模具。只有在模具平整的前提下才能够制作出平整的墙面。
最后是振导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将混凝土充分的与模板和钢筋相融合。也可以将里边大量的空气排出,减少气泡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