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SketchUP,用犀牛Rhino建模;分图层建模,复杂3D箭头等都建出来,将模型调好角度设置相机,"Make2D"命令转成2D矢量线,将矢量线Export Selected另存为AI文件;用Adobe Illustrator编辑导出的线图及箭头等,Rhino里分好的图层能让事半功倍,反复多次将模型分开倒出,以表达复杂的空间关系。如下叠加虚线表示动作前后关系,使用Vray for Rhino或其他渲染软件在犀牛里同一镜头下渲染纯白材质有阴影关系的图,并用photoshop调整到明度较高的过爆感白图,将底图插入AI文件,对齐,加入更多分析和文字等完成最后润色修饰。色彩不宜过多,就用Adobe默认色板。
我刚毕业从业那几年总觉得只要能画好高大上的建筑分析图就能让方案中标甲方满意同行称赞然后上ARCHDAILY,于是学完P图学AI、RHINO,SU,VRAY,GRASSHOPPER各种软件,常常为了一张分析图熬一整夜,总觉得效果图公司渲染的图没有逼格,非要自己动手用SU、RHINO导到AI再用PS里,还要用KEYNOTE做各种动画特效。然而,当你发现花了一晚上P的图,在甲方会议室里播了三秒就过了,那种挫败感。后来我渐渐意识到,做设计重要的是不把分析图画得多炫,而是能帮客户解决问题
我是搞室内的,我有很多工人都说看不懂图,所以我很频繁的去工地跟他们交底,交涉,沟通....常常忙不过来,于是想到建筑分析图,把以前买的相关书籍那出来翻了翻,再跑进知乎来学习一番,收获很大,决定开始研究如何画出工人能看懂的图(在跟他们沟通是时候他们会在墙壁上画出草图)琢磨他们画的图,其实很简单,很潦草,但重点的地方很清晰,我可以尝试从这个方向出发。
对设计要有思考,思考得越多可画的分析也越多。画分析图的平台无非建模软件+ps ai cad等等,思路是重要的,(这也体现在建模上,群组图层块分得有逻辑在画分析图时有很大帮助)草图一定要画,底图是什么,用渲染还是线图还是都用?主旨是什么?一定要主次分明。
SKETCHUP是一个三维建模工具,随便类型较像一个GIS,但是目前SU的版本内空间分析功能较少,难以进行复杂的空间分析。如果想实现复杂一点的空间分析功能,必须进行二次开发,用控制台编写代码或编写RUBY 插件。
要有东西可以分析。当你的设计是真的一步一步推演出来,对各种问题有回应 对关注点有调研和理解,对设计中各个layer都有考量而非瞎扯功能分区流线分析之后,才是进入出图技巧的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