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炸肉圆子,豆腐块的时候,帮妈妈搓肉圆子,虽然每次手都特别的冷,弄完就在厨房外面等着,等妈妈炸好,喊我们几个尝尝,也不知道什么习俗,家里弄这些的时候,都不准小孩子在土灶旁边,特别是不能乱说话,所以姐姐和我都只能在外边等待。
年饭上爸爸妈妈会给我们发压岁钱,记得小时候都是几个崭新的一块钱,家里并不富裕,非常感谢的拿了红包,感谢爸妈,祝福他们,然后一家人吃年饭,年饭过后,爸爸会带我们在门前院子放爆竹,烟花,非常的怀恋,记忆非常深刻!
最熟悉的年味儿就是腊月二十七八的时候,老爸在家里烤猪头的情景。老妈在家里边儿用红丝线绑上几个大葱挂在门框的上边。然后还要贴年画,贴福字。一家人三十的晚上在一起一边看电视一边吃年夜饭。
年还是小时候最美好,那时候家里也不算富裕,但是感觉过年是要走好远的路,要看看不完的人,一个村庄有好多好多的人群。家家户户都是张灯结彩,喜喜庆庆的。还会吃好多平时吃不到的饭菜。
走亲戚是年味最浓的部分,实际就是为压岁钱。走完能得几块钱的小孩,算是有钱人了,当时烧饼才两毛一个。那时虽然穷点,但亲戚间都差不多,亲戚,连邻居的感情都非常好。
蒸年糕,蒸馒头,炖鸡,炖肉,一锅锅的冻起来…
三十晚上高兴的换上新衣服,看本山的小品,熬夜到十二点辞旧迎新,放炮……
大年初一四五点起来包饺子,天不亮就出去拜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