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要想保持家里干净整洁,一是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二是家里人共同维护,三,不可缺少的是每天的整理和打扫。第四,定期清理家里不用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断舍离”。我的家已经住了16年了,当初花了一万三千元装修了一下屋子,因为没那么多钱。我的家建筑面积128,三室两厅,最简单的装修,但我个人认为不比那些豪华装修的房子差。家里的衣柜也用了十几年,最久的甚至用了二十年了,买的价钱低,但看起来并不陈旧。话说这个断舍离也真是太有用了,我基本半年大清理一次,基本不穿的衣服,多余的床单,被子,鞋子,还有厨房用品书,都清理掉。随着不断的清理,对于买东西的欲望也降低了,只有确实实用必须用的东西,并且放在屋子里有品位才会考虑入手。家里尽量少用花里胡哨的东西,拉低了个人品味,屋子又显得乱。
之前去过一个朋友家,家有爸爸,妈妈,三个孩子和一只狗狗。孩子都不大,可家里非常非常干净整洁。我对她的“管理方法”特别感兴趣,与她深谈,得知如此。减少整理箱,整理箱,指的是能够放东西的容器,例如整理箱,小盒子,大瓶子,饭盒类容器等。有个很有意思的事儿,要是有个箱在那,没多久,多半能被东西填满。尽量减少家里的容器数量,东西直接就会减少很多。东西放原位,给东西分类,各归各位。比如衣服就放在属于衣服的位置,而不是沙发上,床上,椅子上,地上或者厨房里。甭管啥,从哪来,回哪去,想用时很容易就找到,不用时它静静在自己位置,对谁都不影响,不打扰。
像家里的衣物和厨房用品都已经摆放整齐了,衣物我也轻拿,不会抽的原本整齐的衣物不归整;厨房用品在我每次使用完,我都放到原属于它的地方。可以奉献爱心,尤其是女生觉得家里的衣柜总是不够用,其实这里面会有你很久不穿的,完全可以捐出去给需要的人。春天的时候整理衣物就发现好几件,衣服也没坏,可也不经常穿了,后来全捐了。格子归纳,结婚后发现家里的地方是越来越小,房屋面积没有变小,真的是东西越来越多。怎么办?所以需要家里多格子的储物空间。像我就不少的小物件:耳钉、手链等不少装饰品,就专门准备一个化妆盒。
保持家里的整洁要养成好的习惯。最重要的,东西要尽可能地固定位置摆放,比如衣服、鞋子等日常使用频次比较高的东西。小者,一些重要的却不常用到了用的时候又比较紧急的比如毕业证书、等级考试证书、证件之类。日常使用的东西固定摆放是一方面方便找,另一方面方便收拾。包括厨房的碗筷、一些厨房调料等等。只有固定位置摆放了才不会反反复复要花精力去收拾。
不要的就全扔了,不然留着给当传家宝么,要一口气、在短时间内、彻底丢掉,在判断物品应该留下或是丢掉时,当然应该以拥有这样物品是否幸福,也就是说拥有时是否觉得心动为基准。只留下令你怦然心动的东西。剩下的,全部毅然决然地丢掉。相信我,留着压箱底的衣服,你今年一定穿不上,实在舍不得丢掉,就把你的小宝贝们都送人,或者捐出去。
定期大扫除,再干净,房间也要落灰,洗浴地方也会生锈,厨房亦会充满油渍,及时弹尘和清理是必须的。只有定期行动,才能长久保持空间的清爽。家人都配合,保持家里的整洁,绝对不是一个人的事,这需要家庭所有成员的配合与坚持。大家共同减少能盛放东西的容器,共同遵守东西放原位的原则。共同参与定期大扫除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