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当苗高7~8厘米时揭去地膜,进行浇水追肥。待土表稍干,即进行中耕松土保墒。结合中耕进行锄草、培垄。将行间土分2次培到株间,使成小高垄,垄高15~18厘米。待支架后停止中耕培土。苗高15厘米时,进行支架。支架多用竹竿,可支成"人"字架或篱架,架高2米左右。人工引蔓上架。生长期及时摘除侧蔓及花蕾、花序,以节省养分,促进块根膨大。当植株长至20节左右,主蔓爬到架顶时,摘心,控制顶端生长,促进块根形成。揭开地膜后浇第一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每5~7天一水。地上部出现花序后,块薯进入膨大期,应增加浇水,保持地面湿润,每3~5天一水。雨季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涝害。在基肥充足的情况下,揭膜后追尿素一次,每公顷225~300千克。出现花序后,每20天左右追一次复合肥,每公顷225~300千克,共追2~3次。追肥时应距植株稍远些,防止影响块茎质量。
地瓜也就是红薯,这玩意儿好养活,我们那一般都是阳春三月时种植。在露天砖砌个温床,底层先铺层农家肥,然后铺一层地瓜,地瓜上再盖层沙,高于地瓜一两公分即可,最后盖上塑料膜,两三天洒次水,待地瓜发芽出苗。这期间去地里施底肥(磷肥),翻土。等到地瓜苗长到三四十公分左右就可把苗剪下拿去地里种了。坑深二十公分左右即可,埋土时土堆高过地面,地瓜苗外露十多公分左右,浇点水。大功告成,坐等瓜熟!
在沙地上种植的地瓜会更好,因为土壤干燥会容易结块,不利于块茎类植物生长,而沙地不一样,沙土地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昼夜温差大,利于薯块的形成。
有地瓜秧苗,直接插在地里,浇浇水,三个月后就有的吃了。
二月份的时候,地瓜开始育苗,用锄头把地挖成一行一行的。将地瓜一个挨一个的摆在里面,放一点底肥,盖上土,将买好的薄膜盖上,保持温度。等地瓜出苗后,用剪刀把秧子剪出来。就可以移栽了。
我们北方种地瓜都是芽与芽之间在35.36厘米左右,每亩地3200到3400棵地瓜芽,还是不错的收入。如果想地瓜种出来好吃,最好是别施化肥,用自家的土粪,化肥种出来的地瓜只长地瓜殃不长地瓜,产量低,长出的地瓜皮有的也发黑,皮色也不好看。都是用化肥导致的,还有就是土壤的关系,我们大连那边有的沙土地适合种地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