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不阅读的人找喜欢的书籍,首先明白自己阅读目的是什么,如果纯属为了娱乐消遣,只需在网络上搜索一两本自己喜欢书籍就可以,也可以去实体店买相关书籍,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也可以免费下载电子版。但如果想要学习一些技能,或提升自己认知,就需要好好的琢磨书籍类型和读书方式,因为一旦前期准备不当,影响阅读积极性,更不用说活学活用。一根据关键字搜索书籍,使用豆瓣网,淘宝网,当当网等,只要确定关键字,进行搜索,很容易出现大量相关书籍。比如,沟通类的书籍,我们可以搜到《沟通艺术》《非暴力沟通》等一系列书籍。根据表网页显示书籍,看介绍,搞清楚哪些书籍适合我们自己。此外可能书名比较吸引具有吸引力,但内容却不一定适合我们,这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豆瓣上相关笔记和书评来判断。
我平时找书的渠道,跟大家分享一下。豆瓣读书这应该是全网最强大的找书平台了,有新书推荐,还有各个领域的好书推荐,豆瓣的读书频道,有非常强大的功能,可以写笔记、写书评,几乎每一本书都会有大家的评分,可以根据评分对这本书进行初步的判断,一般来讲,7分以上的书,都能算得上高质量的。平台上有书的简介,还有看过书的豆友写的短评与书评,可以从别人的评价中去判断是否属于自己想看的书。我个人现在喜欢在当当买书,以前常在亚马逊买,京东做活动时候也买,淘宝主要还是淘一些二手书。每个购书平台也都会有畅销书或者新书的推荐,也可以按照领域挑选,当当和亚马逊都会根据你的浏览记录还有购买记录进行推荐,逛多了系统会根据你的行为给你推荐你可能会感兴趣的书。
寻找自己的兴趣点有多种渠道,比如听朋友推荐,你就可以尝试去读一读;如果被一本书封面的简介吸引,不妨也去试一试。久而久之,品尝了多种类型的书,你一定会觉得有一款或几款是适合你的,让你欲罢不能。那之后,你就可以按照这些风格去挑选书了。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一个放松心情,体验乐趣的过程。当你把读书看作兴趣,又何必硬着头皮去看那些让你读不下去的书呢?书是读给自己内心的,如果你喜欢重口味的破案推理,何必在乎别人说你不是文艺清新范呢?每个人的读书风格不同,绝无高雅低俗之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不必随波逐流,专看畅销、热门的书籍,因为无论写作技巧再高,文笔再优美,只要不是你的风格,你可能也不会有太大感触。
我以前很不爱读书,自从2016年下半年怀孕后,看了很多书,至今,每天再忙也会抽出1小时的时间来阅读。每个月的阅读量平均保持在10本以上。读书的目的无外乎三个,消遣,学习知识,了解信息。平常不阅读的人,根本原因在于对读书不感兴趣,一看书就犯困,看一会儿就走神。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弄明白自己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我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水晶,于是乎买了很多关于水晶的书,看得如痴如醉。我的手帐本里,有一个购书清单,随身携带的。它就像一个临时回收站一样,不管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了一本书,我就会把它写在里面。很多人买书是很被动的,不管是在书店还是网络上,经常被促销信息所左右,买回来一大堆,屯书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通病。
潜水艇有“主动声呐”和“被动声呐”两种声呐系统,其实我们人类的思维活动也是如此,那就是主动接收信息以及被动接收信息。被运用最广泛的其实是被动接收信息。我们平常通过电视、广告、纸媒、网络等平台都会接触到很多关于书籍的信息,这个时候你可以将其记录到自己的购书清单里面。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主动搜集一些图书信息。例如,我怀孕后,觉得自己应该多看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第一次当妈妈,强烈的使命感迫使我主动去学习育儿知识。
当你书读多了,你会发现很多书里都会提到相关的书籍,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筛选书籍的方法,能被作者推荐的书一般不会差到哪里去。去年,我读完《跃迁》和《好好学习》这两本书后,发现后面推荐了很多超级经典的书,我读完其中的一些书,发现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