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就是如此啊,我买了扫地机器人,老人来家里总是看不惯,一会儿说我懒得要死地都不扫以后干脆买个炒菜喂饭机得了,以后就坐床上吃喝拉撒都买个机器人;一会儿说我平时为了扫地机器人能够扫得尽量彻底一些都会在开动前把椅子一类的都收到卫生间去,地上还尽量不要有洗碗洗手的水,弄得他们烦的要命。
过了一阵,我感觉有点奇怪,好像这些话少多了。
????
原来是父母发现扫地机器人扫完后,尘盒里的垃圾远比他们用扫把簸箕多得多,而且他们也发现扫地机器人扫地不会灰尘飞起来,家具上的灰尘也小得多而且还扫得干净,扫完了用拖把随便一拖就干干净净,而他们在家里用扫把扫完再拖地时候,地上总有头发灰尘一类地搞不干净。
我并没有当回事,因为老父母总是等着哪天机器人露怯时再现场教育我一顿的。直到有一天,我从冰箱里拿东西时,不小心把里面玻璃瓶打碎了,为了防止玻璃碴子伤到人,我让家人都不要在那附近,用扫把仔细扫了两三遍,还是有点不放心,把扫地机器人打开,尘盒里面扫了大概有10粒左右尖楞的玻璃碴子,我拿了给老爸老妈看,顺嘴一说,这个玻璃碴子不细看根本看不出来,如果有人踩到了才是最麻烦。
从那以后,老爸每天特积极地把小板凳、椅子啥的全都搬到卫生间里,把扫地机器人打开,老妈则每次都负责清理尘盒,并且感叹,果然比扫把簸箕好用还省事,你看,每天都扫出来这么多毛絮灰尘!
现在父母说我这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还挺好用,老爸也学会看完电视后喊智能音响关电视了。
我们肯定会比父母要容易接受这些,但是当有一天我们老了,大概也会跟他们一样抵触新事物,我觉得只要给他们耐心教,他们也是愿意接触的(为了让他们会用,我都会在操作时候录个完整的视频发给他们,这样他们就容易接受得多),大多数时候他们不愿接受得主要原因是怕给捣鼓坏了,或是在儿女面前觉得自己笨手笨脚,不好意思。当看到效果,他们还是很容易接受的。
我记得第一次用完洗碗机,打开那一刹那,看着里面数不清的,我永远洗不了那么干净的,微微冒着热气的,散发着清香的碗碟,我感到无比幸福。父母那一代人,我家的电热水器连了所有水龙头。每年除了夏天,我喜欢让它常开着,只用温热水。然后每次父母来过之后,水龙头把手一律停留在最凉一边。怎么说都不行。另外他们那代人死衷于塑料袋。我喜欢在冰箱里用玻璃乐扣盒分装食物,包括生的。只为看着清爽。但你再看父母家的冰箱里,都是一团一团,呜泱呜泱的塑料袋。这些要不了几个钱的细节他们都不能接受,何况洗碗机和扫地机器人呢。中国这些年发展太快太快,两代人之间,听的,看的,吃的,用的,几乎没有一样没有代沟的。
有部分人喜欢泡碗,比如我爹妈。油不多的话泡了之后再冲洗一下就好了,油多的话就第一遍拿泡的水放洗洁精洗,第二遍泡碗后简单冲洗。而我这种特别讨厌泡碗的,只喜欢全程开着水冲洗的,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能用多少水,反正四个人吃六菜一汤的话,油少我得开着水龙头10分钟,油多就20分钟了,要是有糖醋排骨这类菜,半小时起。而那个每次只有4-5升用量的四套洗碗机对我来说真是太省水了。他们却觉得这样很费水。觉得费水的有可能是根本没了解过洗碗机到底能用多少水,也有可能是他自己洗的时候是真的很省水。
如果每天,你帮他把家里环境都收拾到完美,帮他按下扫地机器人开始清扫那个按钮,打扫完帮他把集尘盒倒干净装上,而且这个机器人聪明懂事永远不坏,有哪个父母会拒绝?但是少了任何一步,父母都拒绝。不是拒绝高科技,是拒绝需要重新学习新事物无人在旁辅佐的一切。洗碗机同理,亮碟剂要买,如果有一天排水出问题了呢,父母想想就觉得很焦虑了。父母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么一台机器,还需要一个懂得高科技的管家。
老人不是拒绝洗碗机,扫地机器人,而是不想让你乱花钱。同时也觉得那个东西没用。一般的父母过60岁了之后,基本会感觉自己山河日下,生命垂暮,因此不想置办新的东西,这很正常。我父亲以前说,自己40多岁的时候也不能理解,当年农村家里穷,老爹要给祖母搞个液化气灶都遭到反对,但是自从父亲过了60随后明显感觉体力大不如以前,他现在也懒得弄这些新东西。
有些老人就是接受新事物太慢。比如我婆婆她就觉得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比如坐月子不洗头洗澡这些,一切新事物都是不好的,洗碗机洗不干净,乳胶床垫没有硬板床好,电饭锅没有柴火饭好吃。当然也有先进的父母,我妈用的都比我还高级,比我还早,我买扫地机要先给她看过,她看上了给她,看不上就我自己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