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的读书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就是上学读书,而不是我们平时的阅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封建时代这句话成为读书人的一种向往,在人们讥讽书生穷酸,或者是讥讽读书无用的时候这句话往往就会被抬出来,因为还有一首诗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当然,读书不应该只是为了功名,还应该有陶冶情操,陶渊明式的人物是生存不下去的,所以,在现代,读书,也被赋予了另外一层含义,学习生存技能。
因此读书成为了中国父母关心孩子的一件大事。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也是读书是一件大事的重要体现。而读书的好与坏,也成为了家长们谈天说地的一个重要环节。
尽管有很多种因素,比如智力,比如性格,比如环境,资源,老师等等,造成了有的小孩子不愿意读书,读不好书,但是家长们却还是会一味的要求孩子读好书,所以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成为现代家长们的一个目标。
那么我可以通过我自身的例子来说一下,虽然我还不是父母,但是我也被引导过。
小时候应该是4岁左右吧,那个时候我爷爷就经常向我描述绘古代的一些文章中的风采。比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等等,还有其他的比如李白,王渤等等。虽然可能距离历史略有偏差,但是他却用接近神话故事的方法向我介绍他们的文章,并且每天都向我朗诵文章,有一篇滕王阁序,虽然那个时候我还不认识字,但是一遍一遍的跟着念竟然把它背下来了。小时候每天都是听爷爷讲那些文学中的故事,和着文章,边朗诵边讲解,让我好生向往与幻想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大鹏到底是什么?究竟有多大,那个时候一直吸引着我。所以到后来我上学的时候文科非常好,我把语文书中的关于曾经我听到的还有历史书一直翻。每次开学发新书的第一件事一定是看历史书作文书。现在的我喜欢读科幻类的书和科学类的书籍,因为从小我的幻想能力被培养了。
那么从我的例子能够得出那些建议呢?我想起码有三个。
第一个。言传。语言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多向孩子表达,多跟孩子交流。
第二个,身教。光给孩子买了一本漫画书或者其他书不行,你要抽空陪着他看,和他一起念字,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耐心回答,尽量抽象,要吸引孩子,因为小孩子的好奇心最重。
第三,环境和处理。我小时候的家乡是没有通电的,更不要提手机和电视了。所以每天能做的唯一的东西听爷爷读书我跟着读。现在的话环境影响很大,电视手机电脑,孩子很容易被这些东西吸引。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些外在诱因是个考验。我的建议是,在孩子能够自我意识的时候就要尽量引导了,多买一本书包括漫画书,少买一点玩具,并且随时和孩子交流,不要被其他的小孩子受到的教育给影响到。有空就陪孩子读书,多去图书馆走走。还有一个建议是什么,和孩子去各大高校走一走,看一看,他就知道了。
当然,以上的观念可能还有不足的地方,还请原谅,毕竟我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我觉得这是需要一个环境与长期的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一个良好习惯,单靠引导却没有环境是不能成功的。
如果家长当中有一方喜欢读书的,并且长期有读书习惯的,即使不去加以引导孩子去读书,他也会对书籍带有一种浓烈的兴致。这就是环境的力量,实际上也是有基因遗传的效果。
在这种书香氛围的包裹下,孩子会不由自主地效仿家长,自己会去找书看。所以书香门第都会出才子就是这种原因。
如果在这种书香氛围下再加上引导,那么孩子不仅会喜欢读书,更加会为以后的路铺垫,从而变成博学多才的孩子。
至于怎么引导也是有方法的。在孩子未懂得自己读书写字的时候可以给他讲睡前故事,每天都给他讲,他自然会很喜欢,还能增加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在孩子开始学习读书写字的时候也要多教导他,平时要多跟他交流书中的趣味。让他能在趣味中学习认字,这样他会更加对未知的书籍感兴趣。
当孩子已经完全能独立认字的时候,周末要带孩子去图书馆让他遨游书籍的海洋,也可以带孩子去书店买一些他喜欢的书籍回来阅读。
时间长了之后,孩子就会养成独立阅读的好习惯。当然,作为家长也是不能松懈的,因为很多孩子到了高中就会开始不爱学习,主要是家长以为他长大了,所以不用管他。其实这种时候更加要陪孩子学习,他读他自己的书,家长们可以在旁边读自己的书。这种书香的环境要一直保持着才能长久。
因此,我认为只有环境才是最好的引导,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想要自己的孩子喜欢读书,首先家长要喜欢读书才行。
如果家长都不爱好读书的话,不管怎么引导,最终孩子都是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小的时候或许能被家长强迫去读书,当他有自主能力的时候,比如初中、高中,那个时候他就会恢复原来的不爱读书的本性。
所以,想要引导孩子喜欢读书,家长也要引导自己喜欢读书。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强迫孩子能做到。现在开始培养自己喜欢读书吧,跟孩子一同成长,做个好榜样才能让孩子从心底里敬佩。
想想这句话:什么样的家长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想要引导孩子爱读书?那就给他创造一个书香氛围吧!
看到题主这个问题之后,也就想到了自己小时候被父母表扬看书的那些经历,也正是那些经历让我如今才特别喜欢看书,所以还算是有一些经验吧。
方法很简单,就是对孩子看书这一行为提出表扬、鼓励,让他们获得一种成就感,切切实实地感到读书这种行为是有用的,是能够带来好处的,是会让大家都开心的。当然,初始书籍的选择也很重要,不能选择过于艰深玄奥的书,小孩子肯定看不懂啊,让人晦涩难懂的书我自己都看不下去,我相信小孩子们肯定也没什么耐心和恒心去看吧,而且小时候大家都一样贪玩,静下来读书已经算是挺难的一件事了,如果读的书还特别无趣特别复杂,那我们就会坐立难安抓耳挠腮,恨不得长出一对翅膀逃离这里。
我小时候是由老师指定阅读书籍的,那时候老师让小学三年级的我们读老版的《三国演义》,因为我之前一直在看插画版和拼音版,对里面很多著名的故事都很熟悉,所以这一次对完成老师安排的这个任务还是很感兴趣,催促我妈给我买了书,然后就一直看,虽然古文很多细节都看不懂,但是我坚持着看完了,而且看完之后又看了一遍……
然后有一次上课老师突然问起来,说《三国演义》谁看完了,结果全班四五十人,只有我一个人举手,那时候那种虚荣心啊,真的是无比满足。除了这件事之外,我爸妈对我看书的这一行为也非常支持,每次出去都会带本书回来,这也是让我能够喜欢看书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感觉孩子的兴趣习惯和父母还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当然,孩子的天性是玩,所以他们一定会是对于玩有着天生的追求,但是读书这样的好习惯,经过引导,也是可以让孩子自动自发地去喜欢的。至于如何去引导孩子喜欢读书,这里我有几点建议。
第一点,父母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师,孩子的很多性格习惯都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所以为人父母的一定要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表现,不要给孩子带去一些负面的想法和情绪。另外,父母本身也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既然是想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那么自然的,父母也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地很爱读书的样子,平时多多注意看书,然后给孩子读读睡前故事啊,讲讲书中的内容啊,这样既陪伴了孩子的成长,也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读书的榜样。我想,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肯定会喜欢上读书,平时即使父母不在身边陪伴着,他们也知道多读读书,而不是一味地玩手机,打游戏!
第二点,想要引导孩子喜欢读书,还要注意让孩子明白和了解书中的乐趣。很多孩子不愿意读书,其实是因为他们一直不明白读书有什么好的,也不明白读书有什么有趣的,他们压根就没有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这样的话,你让他们如何喜欢上读书呢!其实,要想让孩子找到书中的颜如玉和黄金屋,只要多带着孩子读一些好书,给他们讲讲书中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含义,我相信他们会找到读书的乐趣的。其实,孩子爱玩无非就是他们能在玩中找到乐趣,所以如果他们能在读书中找到乐趣的话,他们自然也就会喜欢读书啦。
以上两点就是我对如何引导孩子爱读书的看法,希望会有用吧。
老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开拓人的视野。一本好书使你受益终生。
随着科技和网络化的发展,现在人都喜欢玩电脑玩手机,成了“低头族”。所以,如何培养孩子好的读书习惯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掌握方法很重要。
首先,我觉得应该从小就抓起。比如在孩子不识字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一些拼图,一些玩具帮助他认识字母,每天给孩子讲故事。等孩子长大一点能认识一些字了,可以带他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学习。给予适当的奖励,如果小孩子比较抗拒的话,你更要和他及时交流和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其次,言传身教,制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这点对孩子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可是现在很少有家长能做到这点。你想想作为父母的,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你却在看电视,玩手机,孩子会怎么想,他们会愿意去学习吗。相反的,如果父母也比较喜欢看书看报,小孩子就喜欢去模仿大人,自然而然的他们也会喜欢上了。
家庭条件要是还不错的话,可以把孩子送去好一点的国际培训机构,小孩子和自己的同伴在一起的话,他们会学习的更快。而且那里的老师也会给孩子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还有要让孩子懂得读书的重要性,教会孩子劳逸结合,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尊重他们的读书方式。当和孩子意见有分歧时,千万不要对孩子动手或是责备他们,多和他们讲道理,告诉他们什么样是对的,什么样是不对的。当然你也可以和其他孩子的父母交流,找到更适合自己小孩的学习方法。
引导孩子喜欢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个人认为从小培养阅读的习惯,比强制压迫孩子看书来得更有用。而要培养阅读的习惯,家长可以做:
1.胎教。宝宝在肚子时,爸爸妈妈就可以通过阅读让孩子感知文字的美妙。也许他们不懂书中表达的含义,但他们却记住了父母的声音,记住了声律之美。
2.宝宝出来后,家里可以营造氛围。比如随处可及的地方放置一些色彩鲜艳的书籍,他们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一开始从简单的认物开始,再从中延伸出认字,孩子的识图辨图能力也会有显著的提高。
现在的家庭,人人一手一把手机,争当低头一族。为了不给孩子做错误的示范,爸爸妈妈要注意改进这个缺点,在孩子面前如非工作学习的必要,不拿手机,改看手机为看书。孩子小时候很喜欢模仿,看到家长看书,自己也一定要试一下,渐渐地就会喜欢上书。
家里的大宝从在娘胎时就为她准备了不少书,出来后没多久妈妈就为她读绘本。不到一岁时会说话,喜欢把小书拿起来堆在你面前,示意你读给她听。再后来慢慢大一些,随着妈妈的解读,她会跟着书里的故事情节记得牢牢的。一旦阅读到她熟悉的段落,她就会插话表示应该是什么字或者词。再过一段时间后,她就能完整迅速地讲出图书里的文字信息还会配上相应表情。
越来越大后,孩子更喜欢阅读,家里有不少大人和孩子的书。她会每天一直要求家长讲书有时候还会拿大人的书要求大人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