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的大部分作品我都认真拜读过,包括多篇长篇小说以及基本上所有中短篇小说。散文没读过。我的最大感触是,茅盾真是一个大师,天才中的天才,文笔是我读过所有作家中最好的之一。茅盾的作品的文笔之好就好像卓越的大师新手拈来,文字的张力十足,丰富而不赘余,他的《林家铺子》《创造》《报施》等一系列的短篇小说文字功底都十分丰满,他的风格和他同时代的作家如鲁迅等人风格完全不同,并且我认为他的文学胜过他同时中国作家整整一个档次。他的文字可以浪漫如《创造》中娴娴的进步与君用的未来主义的冲突于缠绵,也可以深沉如《残冬》《春蚕》中人民生活困苦的呼喊。
冰心先生,她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大多不用浓墨重彩,也较少精雕细刻,只用素描的笔法,淡淡数笔,人物形象就仿佛那出水的芙蓉,鲜灵灵地浮现在水面上。《六一姐》、《冬儿姑娘》、《小桔灯》分别塑造了三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少女形象。冰心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理想、完美的青年女性的形象。她们大多心地善良,温柔美丽,活泼大方,稳健端庄。她们青春焕发,充满活力,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赢得女性的尊严;以自身事业上的辉煌成就,获得男人的敬重。此外还有一系列热爱祖国的青年,慈怜温柔的伟大母亲,通情达理的老奶奶,以及博学风趣的老教授等众多形象,透出了温情。
曹禺的《雷雨》艺术可以说在当时是望成莫及的。除了《雷雨》,曹禺的艺术才华还体现在《日出》《北京人》《原野》《家》(根据巴金小说改编)上面。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曹禺是一个对艺术、人性、生活极具感受力的天才。他改编的《家》,实实在在超出巴金十万八千里。所以,整体来说,曹禺当之无愧是中国话剧作家里的冠军。
必须是我的女神林徽因,林徽因身上的标签有:中国著名建筑师、作家、诗人,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在民国文化的土壤上,在那个才女辈出的时代,林徽因无疑是无数男人心中最温暖和最温柔的印记。她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在古建筑间穿行,在诗文中游走,漫步于红尘之上,淡定,与世无争。
胡适。不谈人品,只谈学问。胡适是个水桶号,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不精,做什么学问都是浅尝辄止。但就是这么个人,跑到哪个领域去放一炮,那个领域就掀起一场革命。这一点,反正我是服的。
最喜欢的应该是巴金,影响最深的是他的三部曲:《家》、《春》、《秋》,还有“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