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东西,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基本是过不下去,因为只要我们手中有钱,我们就可以使用钱去达成一些交易,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钱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所以,我们多多少少对它都会有一定的关注。
那么,在古代的一两银子到底相当于是现在的多少人民币呢,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首先,我们不懂得怎么计算银子与人民币之间的换算率,其次,我们不知道每个朝代的经济实力,一两银子又该以什么为标准来计算,再者,还要考虑当时使用的银子有没有通货膨胀等等。。。所以,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人民币需要在这些问题都得一一解决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得出一个比较确切的答案!
我们知道中国的货币已经使用达有五千年历史之久,由夏朝一开始的出现海贝,刀币,铲币,圆形制钱,再到宋朝出现的交子纸币(跟我们现在的人民币类似,轻巧易携带),然后是出现机制制钱,银元,铜元,元宝。从这可以看出银子的使用都是经过一定的历史发展。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又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推算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呢?
古人推算古币值一般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而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作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下面来看看专家推算得出的结论,基本上能够得出的是: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价值人民币:清朝中晚期(当时的中国已经很落后了)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中国正在闭关锁国)600—800元;北宋朝中期(中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堪称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2000—4000元。虽然有了一个比较确切的计算答案,但也并不是说一定就很准确,毕竟还有很多的历史事件我们是不知道的,或者不清楚是真是假,以后也许还会出现更加精确的答案,这些都还有待探讨!
随着生活经济的发展,物价的上涨,我们使用的钱的价值也可能会变得一直贬值,当今社会,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等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或许以后的我们可能都用不着钱的实物了,所以,每个不同时代,货币都有变革的时候,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相当于多少价值,我们都是不得而知的!
关于白银的价值,前几年一部经典的《白银帝国》电影也让大家见识到了清朝晚期大户银号家族的兴衰,电视剧电影里也有很多关于白银的戏份。“赏白银一千两!”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呢?小编做了一个历史统计。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值现代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则是600~800元;北宋朝中期 600元~1300元;盛唐时期 2000~4000元。可以看到,越早银子越值钱,这是什么原因呢?
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比如税收、国家支付等,实际上明朝以前,市场流通一般使用的是铜钱,因此越是早期,白银就越是值钱。明朝开始,由于海上丝绸之路交易的繁荣,西班牙人在南美洲开采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白银这才逐渐成为流通货币,也成就了明朝前期的繁荣富强。
《红楼梦》里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24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要知道刘姥姥家当时也算中产阶级的,有房有地还雇得起工人丫头,第一次上贾府打秋风,得了20两银子,千恩万谢的。
古代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括了金庸这样的大师似乎也对银两的货币价值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射雕英雄传》里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一顿,结果“一会结账,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
《红楼梦》虽以清朝为原型,生活状况却是明朝。以明朝的银两价值计算,刘姥姥拿到了相当于一万三千多元的过年费,当然很高兴了;而郭靖吃顿饭却花了相当于一万二千元人民币的饭钱,还是在张家口这样一个小地方,太夸张了。郭靖就算傻,但也不可能不知道钱的价值。那时候的银子可是很值钱的,哪里敢这么大手大脚的花。
到了近代,清末与民国初期五个银圆可以买一条大水牛,一个银圆可以买一担米;民国后期一个银圆是一担谷。听老人说,一个银圆等于0.80到0.90两银子,用这个价格如果等效现在的实物价格的话,一两银子的价值应该在100元左右。
古代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根据朝代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果是现在的一两银子那就很不值钱了,一两银子大概10克,1克大概10元到12元不等,具体多少要看卖银饰品的店铺是怎么回收的。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一两银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购买力而言更是高得吓人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其实一两银子的价值要根据朝代和用途而定,如果一两银子是文物古迹,相当于古币在之前的朝代就发行了,现在相当于古币,具有收藏价值,那么它具体值多少人民币,要看行情和银币本身的价值。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从古至今,一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所以我们可以用历史上大米物价来估算银子的价值。据记载,在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买二石大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也就是377.6斤。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石米(唐朝一石约为118斤)只卖50文钱,1两白银=1000文铜钱,算下来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5900元的购买力。
各朝代的经济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定制的货币制度也不尽相同,不能统一估算,但是可以简单计算一个朝代一两银子的价值。古代的经济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况且金银矿并不多,所以也算是珍贵之物,刚开始人们都是用铜来做流通货币,一出门带一斤铜出去,确实很不方便,后来在四川地区开始流通纸币,然后又有了金子银子也做了流通货币的现状。
在明朝一两银子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六七百人民币吧,一两银子够一家三口好几个月正常吃喝了。古代的物价也比较便宜,所以一两银子的价值还是挺高的。但是现在演的电视剧随随便便吃顿饭就五十两银子,打赏个下人也特别大方,应该是编剧和导演做得不妥当吧,这么低级的历史错误也出现了。还有什么霸道王爷爱上我的小说里,王爷为了红颜一笑随随便便就压下了十万两,居然还是黄金,古代金矿挖得挺彻底的嘛,纯属胡说八道。比较靠谱的还是早年的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李大嘴一个厨子一个月二钱银子,一年才二两四钱银子,而整个同福客栈,生意好的时候,也才得八钱银子,也不怪佟掌柜一副抠门样,钱真的太难赚了。
一千文钱才算一两银子,而一文钱可以买两个烧饼,五十文钱可以买一只又肥又美味的大烧鸡,四五钱就可以从玉石店里买一块玉石,所以,一两银子的花费情况有点像六十年代人们还在用分和厘的时候。
首先我们要知道每个朝代每个时期一两银子的购买力都是不同的,而且我们只能大致的进行推测,无法得出一个准确的数据。
在秦朝以前是没有统一度量衡,货币并不是同意的,如齐国的刀币等等,秦朝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货币。而真正具有历史意义和价值的是西汉汉武帝发布的五珠钱,此时也有着白银,但是白银并不是主流货币,而是一种贵金属,多用于铸造或者以物换物。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人民币和金条的关系。中国境内银矿较少(欧洲银矿较多),铜矿铁矿较多,所以国内白银储量一直不多,这限制了白银成为货币。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朝,随着东亚丝绸之路的发展,波斯帝国罗马帝国的崛起,欧洲各国与中国进行交流,中国明朝茶叶,瓷器,丝绸的出口,波斯罗马和欧洲各国的白银大量涌入明朝,使得明朝的白银储量大幅提升,明朝才决定用白银也做为货币的一种。此时,白银顺利的由重金属像货币进行转型。在明朝,一两百银大概能买一担大米,而一担大米相当于300斤,大约可以卖600-800元人民币,而当今随着袁隆平培育出了杂交水稻导致大米的价格下降,那么一两白银约等于1000块人民币。随着当时的通货膨胀以及水稻丰收与欠收等因素,一两百银的购买力最终也会持续在900块人民币左右。
这种情况大概持续到清朝末年,清朝末年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导致白银大量流失,致使白银的价格上涨,甚至于白银在百姓中又一次变得不在流通,故清朝末年的购买力又有所改变,我们在此不在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