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感觉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是中国山水画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全图以竖版全景式构图,表现了关陕地区巍峨雄壮的自然大山风景,怪石奇松,云山雾林,令人遐想不已,同时又让人不禁赞叹造化之奇,感慨自然之壮丽。作者技法娴熟,大段斧劈皴落于纸面上,笔触坚实而又富含动态之美,完美地体现了北方雄浑苍茫的山水特点。这件作品继承发扬了北派荆浩关仝的艺术风格,又在绘画技法上加以创新。范宽所生活的年代画家地位普遍不高,所以当时很多画家没有署名或者会暗藏落款,此作很多年都被质疑是否是范宽所创作,直至近现代有人从画作右下角树林中发现了暗藏“范宽”二字落款后才最终确认,让这幅画有了很强的故事趣味性,并且此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使得这幅画和《富春山居图》一样又有了连接两岸文化交流的特殊使命。
《五牛图》中所绘五头神态各异的牛,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可贵的是,画面上没有背景衬托,完全以牛为表现对象,如果不是对牛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对牛的造型描绘有十足把握的话,是万不敢涉此绘画风险的。勾勒牛的线条虽然简洁,但是画出的筋骨转折十分到位,牛口鼻处的绒毛细致入微,目光炯炯的眼神体现了牛儿们温顺而又倔强的性格。在鼓励农耕的时代,以牛入画有着非常的含义。
《千里江山图》是宋代王希孟书画作品。该画作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因此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官兵懒散税务重。
阎立本所作的《步辇图》,对它是唐代阎立本所作还是唐代其他画家的原创摹本,或为宋人波本有许多争议,而书画鉴定界对《步辇图》的讨论认为《步辇图》的绘制年代不晚于宋代,定其为宋人摹本。但不管是唐代、唐摹还是宋摹,作品的绘画水平都是很高的。
《汉宫春晓图》用极其华丽的笔墨表现出宫中嫔妃的日常生活,除却美女群像外,还有琴棋书画,鉴古等文人画的休闲活动,在中国重彩仕女画中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