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奥秘致力为广大影视爱好者提供电视剧电影未完剧情揭秘
你好,请登录

《红楼梦》里命运最悲惨的女子是谁?优质

834次浏览| 2022-07-29 15:56:33 更新
来源:互联网
5个回答
满意答案

倘若说《红楼梦》中众女儿薄命,是因为她们最后都落不了好的结局,那么有一个几乎没有一天活得轻松,还落个悲惨结局的人,是不是就连薄命都不如了呢?这个人正是贾府最重要的担当者,贾政。

这是个很奇怪的说法,相比贾赦,贾政更得贾母的疼爱,他自幼酷爱读书,自其祖父起就是最受疼爱的,虽是次子,却也袭了官,还是国丈。在贾府,他虽然不是长子,却是实实在在的领跑者,他的妻子王夫人又是贾府内务的大管家,掌权人。他的女儿贾元春是贵妃,光宗耀祖,他的次子贾宝玉衔玉出生,合家上下视若珍宝,他的长孙贾兰是荣国公唯一的嫡系传人。这么数落下来,贾政应当活得有滋有味才是,可偏偏他又不是享乐主义的人,在贾府的每一天,他都活得是步步惊心!

打从林黛玉进贾府的第一天起,贾府的奢华就一幕一幕地叫人惊叹,随着贾元春被封为贵妃,贾府的奢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用秦可卿的话来说就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在小说的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见过贾母后去拜见贾赦和贾政。林黛玉在王夫人日常起居的地方,看到了这样的一番景象:“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地下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其余陈设,自不必细说。”这里王夫人的起居室虽然不是描金绘彩的,却也是低调的华丽。

再看接下来林黛玉去的贾政的正房:“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來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正房里连着三个“半旧”的软装饰,不是“青缎”的,就是“弹墨”的,分明与王夫人的“大红金钱蟒”,“石青金钱蟒”,“秋香色金钱蟒”形成了鲜明对比。王夫人多少还是迁就了贾政的喜好的,因此只是低调的华丽,否则不知道该有多富丽堂皇。倘若说贾政的房间装饰简单是出于他的品味,那么这几个“半旧”的软装就不是品味的问题了,显然是贾政弃奢从俭的表现。有权有钱,受皇上宠爱,极尽奢华的贾府,领跑人贾政却弃奢从俭,不得不说他是很有忧患意识的。接着看贾元春被封为贵妃一节,小说的第十六回,贾政过生日,宁荣二府正为之摆酒唱戏地庆生。太监突然来传旨,要贾政入宫,这里有一句“唬得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一个“唬”字写出了贾政等人对皇帝突然下旨的惊慌,生怕是出了什么纰漏,惹得龙颜大怒。接着又写贾政进宫后,“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地使人飞马来往报信”,直到得知元春被封为贵妃之后,“贾母等听了方心神安定”。这里分明写出了贾府高层对于皇宫下旨的恐慌。身为当家人的贾政,在朝为官,当然是这些人当中最恐慌的了。

再看元妃省亲,有这么一段:又有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垂帘行参等事。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 "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贾政亦含泪启道:"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人上锡天恩, 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外,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懑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贾妃亦嘱"只以国事为重,暇时保养,切勿记念"等语。

很多人都因此这一段话说贾政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卫道士,没有儿女父母情义,只知道一味地颂上。其实殊不知,当时贾府已经没有人才可出,男丁皆不中用,贾府上上下下,就指着元春的得宠来维系一贯以来钟鸣鼎食的局面了。贾政在听到女儿说出”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这样令人心酸的话来,他也心疼得很,因此才会含泪作答,伴君如伴虎,贾元春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他怎么会不知道呢?可元妃省亲,是在众多妃嫔宫女和太监的监视下进行的,所有的程序都事先排练过,到了时间太监说要走就一刻也不能晚的,这样的环境下,元妃说出这样的话,显然是有违圣上对她的恩宠的,倘若贾政再顺着元妃的意思说下去,被太监宫女汇报给皇上了,那么贾府就完了。因此贾政为了元春的未来,为了贾府的未来,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表忠心,他的这番话,显然是在教育元春的,他的意思其实就是:贾府没有什么有本事的人,即”鸠群鸦属“,有幸出了元妃这么一个靠山,说什么也要好好珍惜,希望元春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不要挂念家中父老,一心侍奉皇上,这才是我们为了振兴贾府要担当的重任啊!元春听完这番话,大概也意识到自己的失言了,便不再说天伦之乐的事了,只说国事为重之类的话,来端正自己的态度,也好让贾政放心。此时的贾政,有苦难言,所有的重担,似乎都在他一人的身上,做为父亲,他也希望女儿过得好,女儿的话让他心酸内疚,但是为了贾府的未来,他不得不让女儿成为牺牲品,这正是他含泪的原因。

到此为止,贾政的忧虑还只是淡淡表过,到了小说第二十二回,终于有了一个很正面的描写。小说第二十二回,标题是《听曲文宝玉悟惮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这一个标题很明白地道出了众姐妹做的诗都是谶语,将来都要应验的,贾政猜完灯谜以后,书中这样写道:贾政看完,心内自忖道:“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想到此处,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因而将适才的精神减去十分之八九,只垂头沉思。贾母见贾政如此光景,想到或是他身体劳乏亦未可定,又兼之恐拘束了众姊妹不得高兴顽耍,即对贾政云:“你竟不必猜了,去安歇罢。让我们再坐一会,也好散了。”贾政一闻此言,连忙答应几个"是"字,又勉强劝了贾母一回酒,方才退出去了。回至房中只是思索,翻来复去竟难成寐,不由伤悲感慨,不在话下。这里的贾政,看到几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做的灯谜,竟然还当真了,愁得整夜睡不着觉。为什么他会当真?因为他觉得这些谜语体现出来的荒凉之气正好似他所担心的贾府未来,倘若他心情好,那么这些谜语作的不过是一些玩物,猜到了笑笑就完了,正是因为他的心情本来就不好,忧虑过多,所以不过是一些玩物,几句玩话,就能让他觉得寝食难安。可以看得出来,贾政无时不刻不在忧虑贾府的未来。

也正因为如此,贾政在听说金钏投井的时候,如此紧张:贾政听了惊疑,问道:"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喝令快叫贾琏,赖大,来兴。这里可以看得出来,贾政以前对家中的大小事件还是管得比较紧的,但后来为了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就一心做官,就把家务都交给了王夫人和贾琏了。可是他哪里知道,如探春所说的:“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他只顾着巴结皇上,却没有把后院治理好,王夫人冷漠自私,贾赦贾琏荒淫无度,王熙凤只知一味地敛财,不惜伤害人命,贾珍把整个宁府翻了过来,正是这些家务事让贾府一败涂地的。

关于贾政忧忿的高潮,在小说第三十三回表现得尤为突出。曹雪芹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宝玉挨打,把原因,经过,都写得清清楚楚。先是忠顺王府的长史官来访,气势汹汹地来找宝玉讨蒋玉菡的下落,可以看得出来,忠顺王府与贾府的关系并不好,贾政听了这话,又惊又气,即命唤宝玉来。宝玉也不知是何原故,忙赶来时,贾政便问:“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芥,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这里一个“又惊又气”,一个“无法无天”,一个“祸及于我”,充分地表现出贾政的不安。巧的是,这事还没完,贾环又在贾政面前添油加醋,污蔑宝玉强奸金钏未遂,把金钏打了一顿,导致了金钏的自杀,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便往里边书房里去,喝令“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与他与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

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贾政道:“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别人还可,惟有宫裁禁不住也放声哭了。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贾政听这话不像,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

这里贾政打宝玉高潮迭起,先是贾宝玉结交蒋玉菡,贾政担心贾府因此得罪忠顺王府,招来横祸,此时贾政刚有了教训宝玉的意思,又遇上贾环告状说宝玉强奸金钏未遂,导致金钏自杀,让贾政气得一发不可收拾,要关门打宝玉。可他打宝玉之前,是“满面泪痕”,接着往死里打,别人劝他,他说不能等到宝玉将来“弑君杀父”,可知他为什么要打宝玉了,正是因为宝玉可能会给贾府招来大祸,他才打的宝玉。这时王夫人得到消息赶了来,贾政看到王夫人的反应是“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在贾政看来,正是王夫人的纵容溺爱,导致了宝玉的“无法无天”,宝玉一个小孩子能犯下这样的大错,正是由于王夫人的教育不当导致的,因此贾政看到王夫人就更来气了。直到王夫人哭出贾珠的名字,连李纨也一并哭起来,贾政才停了手,他听到贾珠的名字,“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贾珠是贾政的长子,虽然读书好,却活不过二十岁,贾府唯一能指望的继承人就这样没有了,只剩下一个没出息没指望只会惹祸的宝玉。贾政的泪一半是为贾珠死的惋惜难过,一半是为贾府未来无望的悲哀无助。正如贾政含泪答复贾母的话说“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贾政的泪全因担忧贾府的命运而出啊!

这就是贾政,一个从头至尾都在为家族命运与兴衰操碎了心的当家人,也是贾府里仅有的一个有品行有担当的男主人,他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却崇尚俭朴,他将唯一的女儿送进了“见不得人的地方”,作为家族兴旺的牺牲品过着伴君如伴虎的日子;他为了让长子早早地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却不幸让儿子早夭;他将唯一的希望寄托在贾宝玉的身上,却不料贾宝玉是个最厌读书的人,还给他招来大祸;他一心读书做官,日夜为家族的未来担忧,却最终败在了自家人的手里,只能落得个家破人亡的命运。全书之中,活得最痛苦的人,莫过于贾政是也!

168 0

娇杏回头看雨村,本出于好奇,并无爱慕之意。可是就因这样一个偶然机缘,由一个被人役使的卑贱丫鬟,成了役使别人的阔太太。脂砚斋批语说,“娇杏”就是“侥幸”。丫鬃娇杏成了主子,可是她侍候过的主子小姐英莲却沦为奴婢。

《红楼梦》第二回曹雪芹在铺张娇杏由婢而妾,由妾而正后,留下两句赞语诗:“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人们习惯于把这两句赞语诗称为“娇杏赞”。我们都下过棋的,走一步棋称“一着”,有成语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意为下棋时关键性的一步棋走错了,整盘棋就输了。又有俗语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作者将这两条成语、俗语改造化用为“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这两句赞语诗啥意思呢?意思是说,贾雨村被甄士隐邀至家中做客,甄家丫鬟娇杏因为好奇,偶然回头看了贾雨村两眼,这是违背封建礼教的行为,所以说“错”;贾雨村误以为娇杏“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尽,自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也”,于是讨来作了二房;后娇杏生了儿子,贾雨村嫡妻病故,她被扶作正室。

用封建礼教的标准来衡量,女子本不应私看男人,但娇杏却因此而成为“人上人”,“命运两济”,这显然是作者对封建礼教虚伪性的辛辣讽刺。甲戌本脂批点明娇杏即“侥幸”。在曹雪芹的构思中,甄娇杏实则“假侥幸”,乃封建时代悲剧女性的另一类型,是甄英莲(真应怜)的另一侧面,在小说中具有象征意义。

“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曾回顾他两次,自为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这是贾雨村的第一首诗,诗人将其赋给了娇杏,此又当作何解释呢?

其一,贾雨村的“三生愿”是飞黄腾达,用他的诗、联表述就是“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人间万姓仰头看”。然而贾雨村此时处于“风尘”中,穷困潦倒,第一回后半回回目云“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何为“闺秀”?宦门富家千金小姐也,比如闺中待字的薛宝钗,娇杏乃甄家大丫环,远不够“闺秀”的资格。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回目所说的“怀闺秀”,实乃存男女之大欲。贾雨村因在“风尘”中,“怀闺秀”就是将娇杏“时刻放在心上”。纵观史上,“风尘”中人有几个娶得“闺秀”的?贾雨村又不傻,能讨个娇杏就很不错了——既“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更加“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所以,贾雨村“便狂喜不尽”,“时刻放在心上”。这难道还不好理解吗?

其二,贾雨村将第一首诗赋给了娇杏,说明贾雨村的人生也是个“娇杏”——侥幸得到甄士隐资助进京赴试,罢官后侥幸得馆,得馆后侥幸得到林如海、贾政举荐而起复,又因王子腾“累上保本”而侥幸攀升,“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后又侥幸“遇大赦,褫籍为民”,在急流津觉迷度口草庵鼾睡不醒。

娇杏的“一招错”首先错在“猛抬头见”,“忙转身回避”时“心下乃想”。

文本写“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乃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定是此人无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

贾雨村的形象是通过娇杏的“猛抬头见”描绘出来的,从文句看娇杏对贾雨村是有好感的,既“生的这样雄壮”,又“必非久困之人”,这就认定了贾雨村是个“穷途豪杰”,贾雨村也说娇杏“是个巨眼英雄”,这岂不是“英雄”惜“豪杰”了!

从娇杏的“心下乃想”中,我们可知甄士隐平时在家中是经常谈论贾雨村的,“他必非久困之人”就是甄士隐所说,被娇杏听信了的一句话。质言之,娇杏“心下乃想”之错,甄士隐也有份,说明甄士隐是个不善识人之人。

娇杏的“一招错”关键错在“如此想来,不免又回头两次”——让贾雨村想入非非。

——“雨村见他回了头,便自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尽,自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也。”

脂砚斋在第二回有一段意味深长的批语:“托言当日丫头回顾,故有今日,亦不过偶然侥幸耳,非真实得尘中英杰也。非近日小说中满纸红拂紫烟之可比。”

脂批“红拂紫烟”中的“红拂”,是曹雪芹十分看重的历史人物,贾雨村“宏论”中“正邪两赋人物”中有红拂,林黛玉《五美吟》有一首便是《红拂》。可见红拂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最爱,才当得起“尘中英杰”。红拂虽是一风尘女子,却在二十八人的“风流榜”中占有一席之地,林黛玉的《五美吟.红拂》更是对她极尽颂扬之词:“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那么《红楼梦》作者看重红拂的原因何在?我们来看一下红拂的生平就知道了:红拂,名张初尘,隋末“红尘三侠”之一,与唐朝开国元勋李靖相识,一见钟情并不惜与之私奔,与李靖恩爱一生,红拂慧眼识英雄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美人巨眼识穷途”体现一个红尘女侠慧眼识英雄的品质。

脂砚斋批语中的“紫烟”又是一个什么人呢?紫烟的经历与红拂相近,据《隋唐演义》载,紫烟姓袁,在终南山修炼十五年,以一个歌女身份潜入隋宫,使用各种手段破坏搞乱隋朝,在唐高祖起兵后认识唐朝开国元勋大将徐懋功,两人一见钟情,在唐高祖李渊的主持下,徐懋功娶紫烟为妻。唐高祖赞紫烟之才:“袁妃子擅天人之学,今归徐卿,阃内阃外,皆可为国家之一助。”赐四品冠带。紫烟经年生一子。高宗时紫烟去世,徐懋功未曾再娶。

与红拂、紫烟这样的历史人物对比,贾雨村所谓的“自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也。”便成了无稽之谈,真正的“巨眼英雄”是红拂(“美人巨眼识穷途”)、是紫烟,娇杏有何德何能成为风尘知己?贾雨村与娇杏的就只男女苟且的份了,请看第二回的这段描写:“封肃喜的屁滚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儿前一力撺掇成了,乘夜只用一乘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

贾雨村什么人?新任知府大人,堂堂四品大员,一方父母官,娶个三妻四妾是他的荣耀,得一“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本就应明媒正取,敲锣打鼓,普天同庆,怎么与封肃见面是在半夜,送姑娘也要在半夜里“一乘小轿”偷偷摸摸的,倒像是偷情似的。

这正是对“一着错”的绝好注解!

娇杏因为偶然机缘,由一个被人役使的卑贱丫鬟,成了役使别人的阔太太。脂砚斋批语说,“娇杏”就是“侥幸”。丫鬃娇杏成了主子,可是她侍候过的主子小姐英莲却沦为奴婢。曹雪芹借此情节表现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荣枯不定,慨叹人世无常——“叹人世,终难定”。

娇杏是《红楼梦》中最幸运的女性,可是谁又知道这幸运后悲剧?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娇杏的萧何就是贾雨村,贾雨村娶娇杏完全是美丽的错误。官场如战场,随着贾雨村的官运亨通,贾雨村越陷越深!尽早有一天,他会尝到恶果,到那时,娇杏自然也不再“侥幸”了。

娇杏当年并不喜欢贾雨村,当然也并不讨厌他。她的回顾只是一种巧合而已。她的无意中之举却偏偏救了自己的一生。这就是一种冥冥中的机缘促成。作者借这些情节表现封建社会人们的生活荣枯不定,慨叹人世无常。即使在这些小地方,也见作者苦心。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212 0

大观园里美女如云,像林黛玉这样集美貌与才情于一身的也有不少,很多人一定好奇,这么多美女中,谁长得最漂亮?

有人说林黛玉最漂亮。《红楼梦》中先通过冷子兴和贾雨村的对话,将黛玉身世交待一番。然后写黛玉进贾府,众人眼中是“举止言谈不俗”,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志的人物”,侧面写出黛玉举止风流、容貌上乘。最后通过宝玉眼见,才真正写黛玉长相,又用比干、西施作比,方显出黛玉聪明灵巧,又十分漂亮。

很多人说林黛玉是西施,病怏怏的,柳叶眉,肤如白雪,因此很多人说林黛玉最漂亮。

《红楼梦》中关于薛宝钗的外貌是这样写的: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薛宝钗大概是大观园里最受欢迎的女子,她长得的确很漂亮,贾宝玉称林妹妹要是有这样的模样就好了。

以上两位都是大观园里的大美人,两人的美各有不同,性格也截然相反,贾宝玉最爱的还是林黛玉。但这两位人物都不是大观园里的“第一美女”。

根据《红楼梦》的内容描述,最漂亮的应该是辣妹子王熙凤!

我们来看看她出场时,曹雪芹怎么写的: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带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在《红楼梦》中所有人物的出场中,曹雪芹对王熙凤的描述是最详细的,也最出彩。曹雪芹之所以如此写王熙凤肯定是由用意的,因为在他心里王熙凤是最漂亮的,最应该用最美丽的语言来写。

王熙凤是“管家婆”,的确很有本事,贾母、王夫人等贾府的统治者喜欢她,叫她“凤丫头”。与她平级身份的薛宝钗等人尊重她,下人们都很怕她。就是这样的女人,结局很惨。贾府被抄了后,王熙凤病得越来越重,最后死在牢房里,那是个大雪天,死后连棺材都没有。

林黛玉: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与宝玉真心相爱,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

薛宝钗:大方典雅,举止雍容。她对官场黑暗深恶痛绝,但仍规谏宝玉读书做官。有一个金锁,与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被外人称为金玉良缘。

贾探春:精明能干,个性刚烈,有“玫瑰花”之诨名。抄检大观园时,她当众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她对贾府的危局颇有感触,用兴利除弊的改革来挽救。改革虽成功,但无济大事。

史湘云:她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令人喜爱的豪放女性。但她毕竟是薄命司中的女儿,自幼父母双亡,由于史家经济拮据,也没有过上贵族小姐娇生惯养的生活;经史湘云的判词中推测,她最后嫁了一位才貌俱佳的郎君,但夫婿很快亡故,过着拮据的孤寡生活。

贾迎春: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最后被丈夫孙绍祖虐待致死,结局最为悲惨。

贾惜春: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疼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抄检大观园时,她狠心撵走丫环入画。四大家族的没落,三个姐姐的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看破红尘出家为尼。

王熙凤: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奶奶,她为人处事圆滑周到,图财害命的事也干过不少,在前80回里她支持宝黛爱情。

李纨:虽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闻不问,只知道抚养亲子,闲时陪侍小姑等女红、诵读而已。她是个恪守封建礼法的节妇的典型。

秦可卿:她是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

《红楼梦》百花争艳,各有千秋,结局也有所不同,但是,红楼梦一梦,本身就是一部悲剧吧。你最喜欢谁的性格?

她是贾珍的妻子尤氏的继妹,她的母亲是其继母。后来嫁给了贾琏,成为了他的侍妾。  

无奈终不敌王熙凤等人的险恶之心,孩子流产之后,尤二姐盛妆打扮,吞金自杀。

她是一个温柔的女子,但是在封建社会,她就这样被认为是一个品行不端的肮脏女子。

收到834个赞
最新文章
《红楼梦》里命运最悲惨的女子是谁?
《红楼梦》里命运最悲惨的女子是谁?
追剧小科普07-29
吃货领域
吃货领域
834
千江有谁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意思
千江有谁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意思
追剧小科普07-29
文化奇韵
文化奇韵
433
枕头下放什么不做噩梦
枕头下放什么不做噩梦
追剧小科普07-29
郑云工作室
郑云工作室
648
金庸笔下最让你恨不起来的反派角色是谁?
金庸笔下最让你恨不起来的反派角色是谁?
追剧小科普07-29
看电影的张二嫂
看电影的张二嫂
817
做梦找工作是什么意思
做梦找工作是什么意思
追剧小科普07-29
大娱小鱼
大娱小鱼
575
领导为什么总是因为一点小事情说我?
领导为什么总是因为一点小事情说我?
追剧小科普07-29
游戏丹
游戏丹
400
梦见红衣服是什么意思
梦见红衣服是什么意思
追剧小科普07-29
全明星娱乐
全明星娱乐
838
南红玛瑙是如何取代红珊瑚成为藏族同胞所钟爱的饰品?
南红玛瑙是如何取代红珊瑚成为藏族同胞所钟爱的饰品?
追剧小科普07-29
COCO游戏录
COCO游戏录
880
僰人怎么灭绝的
僰人怎么灭绝的
追剧小科普07-29
手机科技之光
手机科技之光
621
如何挑选天然的极品鸡油黄蜜蜡?
如何挑选天然的极品鸡油黄蜜蜡?
追剧小科普07-29
乡村记事
乡村记事
621

乡村记事

还没有个性签名哟
作者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13 WWW.YI2.NET All Right Reserved 湘ICP备16020439号-1